当前位置:首页 >> 民大新闻

西藏民族学院十年受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来源:学院首页发布时间:2011-07-16本文已被浏览 4251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学院十年受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从2003年开始,西藏民族学院接受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对口支援。2007年,教育部确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为西藏民族学院对口支援高校。
十年来,各对口支援单位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高度出发,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不断加强与西藏民族学院的联系与互访。在落实协议过程中,各校领导在年中前来我校视察对口支援工作的落实情况,每年年底,我校领导亲自带领各部门、院系负责人赴对口支援高校做年底回访,总结年底对口支援工作情况,商谈下年度对口支援计划,这一形式一直坚持至今。对口支援协议积极有效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西藏民族学院办学理念的更新,加强了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实现内涵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一、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2003年以来,西藏民族学院共有62名教师考取了对口支援高校的硕士研究生,26名教师考取了对口支援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利用教育部“质量工程”教师进修这一平台,先后选送73名教师前往对口支援高校进修学习。各对口支援高校高度重视西藏民族学院教师的培训进修、访学研究和学历提高,给予了诸多的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改善了西藏民族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学历结构。
(表一说明:2003年学校硕士人数19人,博士人数6人;2007年学校硕士人数117人,博士人数18人;2011年学校硕士人数268人,博士人数37人)
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近十年来,各对口支援高校共援助西藏民族学院价值约400万元的教学设备及实验室,分别是厦门大学援建多媒体教室3间、援助计算机90台建成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山大学援助计算机40台建成计算机实验室1个、划拨专款60万元援助我校建立档案综合实验室1个,北京外国语大学援建语音实验室5个、援建外文资料室,复旦大学援助新闻编辑设备仪器1套,高等教育出版社拨款50万元建成外语语音实验室1个,同时每年捐助6万元用于资助贫困生的教材费用,天津大学援建模拟电路实验室1个;复旦大学捐赠图书133315册(其中太平洋金融学院捐赠110000册),厦门大学捐赠图书17039册,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图书11393册,高等教育出版社捐赠图书15000册,天津大学捐赠图书4198册,中山大学捐赠图书4102册,华东师范大学捐赠图书3472册,北京外国语大学捐赠图书2782册,东南大学捐赠图书1190册,共计345491册;教育部为“质量工程”投入80万建数字化教室。这些援助项目的落实,使得我校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为相关专业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各对口支援单位采取支援一线教学、交流学生等方式帮助西藏民族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3年至今,复旦大学先后派出37人、天津大学派出15人、厦门大学派出36人、中山大学派出12人、华东师范大学派出25人、西安交通大学派出2人、东南大学派出4人,共131人(按学期计算)前来授课,同时接受西藏民族学院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共计100多名(其中研究生36人)到各对口支援高校交流学习。
2010年,在选送本科生交流的基础上,西藏民族学院进一步与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本科生协议。协议约定,从2010年开始,西藏民族学院分别与两校开展联合培养,招录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和会计学专业学生各20名。2011年,西藏民族学院又与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达成协议,开展联合培养本科生工作。
四、学科建设整体实力和科研服务水平快速提升
各对口支援单位帮助西藏民族学院部分二级学院制订了学科建设规划和科研工作规划,并在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的申报上给与了积极指导;西藏民族学院紧密结合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需要,与援助高校联合开展了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科研合作和学术研讨会,如与复旦大学合作的“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与华东师大合作的“藏传佛教与西藏和谐社会”研究及举办“诠释学”研讨会、与西安交通大学开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机制创新研究——关于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机制的探索与研究》、《当代西藏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创新研究》等国家民委科研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合作研究等;对口支援高校选派专家学者150多人次来西藏民族学院讲学、开展学术交流;建立起校内图书馆之间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对口支援单位资助西藏民族学院中青年教师出版科研专著9部;自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西藏民族学院先后从对口支援高校聘请了29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对口支援高校聘请西藏民族学院有关专家学者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西藏民族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增强了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对口支援工作伊始,西藏民族学院就十分重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干部的培养。一方面邀请对口支援高校选派干部前来挂职,直接参与学校各二级学院的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一方面选派中青年干部到对口支援高校,深入到对口支援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一线,学习取经。利用教育部“质量工程”互派干部挂职锻炼这一平台,对口支援院校共选派12名干部到西藏民族学院挂职锻炼,西藏民族学院先后选派26名中青年干部到各对口支援院校挂职锻炼。
六、对口支援工作面不断拓展
结合西藏民族学院二级学院机构设置调整的实际,各对口支援单位不断扩大了对口支援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使对口支援工作更富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情况是:厦门大学在援建法学院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纳入对口支援规划;中山大学在援建文学院的同时将民族研究院纳入对口支援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在援建教育学院与体育学院的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建设给予大力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在援建管理学院的同时将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也纳入援建计划;东南大学在援建财经学院的基础上,将医学院、附属医院、信息工程学院纳入了自己对口支援的规划中,与西藏民族学院附属医院签订教育对口支援子协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学院附属医院协议书》,举行了挂牌仪式,并同时选派专家教授到我校附属医院开展义诊活动、选派科室主任到附属医院坐诊并指导科室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对口支援新闻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口支援外语学院。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