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大风采

【民大人物】海外求学十余载 赤子丹心中国梦——访医学部童晓鹏教授

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6-12-12本文已被浏览 13493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平和、内敛,又不失从容,是初见童老师的第一印象。如约到达采访地点,童老师已经在等候我们的到来了,医学专业出身的严谨态度由此便可见一斑。  

    随着交谈的深入,童老师内心的气质也越发明显:对于表达交流的力求准确,对于医学研究的刻苦钻研,对于教书育人的孜孜不倦,都凝练于他的认真与坚毅之中。

忆往昔:“留学之初就知道,我一定会回国”

    作为一个标准的80后,童老师有着青年教师的幽默与阳光,而多年的留学经历让他看起来更加笃定与包容。谈及出国留学的初衷,他坦言,国外的科学研究与国内相比,在很多方面依然是处于前沿位置的,自己希望能够把最新的知识、最好的技术带回国内,服务大众。童老师言辞坚定的说:“在留学之初就知道,我一定会回国,我留学的目的就是希望先进的科学能让中国人的身体更健康。”

    和许多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一样,童老师的身上有着超出普通大众的浓郁爱国情怀,海外漂泊的人生经历让他更加明白国与家的深刻内涵,异国的学习与生活让他更加迫切的希望民族与国家伟大复兴,成为海外游子们最坚强的后盾。

    2008奥运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同时也是对童老师人生选择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年。正是在那一年,五星红旗在世界的各个地方飘扬,全世界都记住了这个开放且包容的国家,这让当时在日本留学的童老师体味到了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但是一系列不和谐事件的发生也对他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时正值奥运火炬在日本传递,作为在日留学生的一员,童老师积极参与了保卫火炬传递的活动。但在现场热烈激动的氛围中,却有日本右翼势力与“藏独”分子勾结,企图破坏火炬传递,众多亡命之徒手持刀具向留学生群体冲来,企图抢夺、撕扯五星红旗,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是大使馆的共产党员第一时刻挺身而出,保障了留学生的人身安全。

    正是这次“特殊”的经历,让童老师多了一份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之情,从而更加坚定了入党的决心,也坚定了为维持国家稳定奉献一份力量的想法。于是在2013年完成学业后,童老师便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西藏的高校工作,为西藏的教育事业倾尽全力,同时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的党员的先进性。

做研究:“我们要打破进口药物的垄断地位”

    在国外刻苦求学的经历让童老师有了更为开阔的眼界和思维,接触并熟知科研的国际规范,掌握了一系列国际化的严谨操作流程,这对于今后的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国外学成归来,童老师首先想到的便是如何将学到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实际,为这一片发展中的热土奉献力量。在此期间,童老师了解到类风湿关节炎是西藏地区的高发病之一,且极易致残,个人与家庭都将遭受巨大的痛苦,社会的负担也将随之加重,但若早发现、早治疗便能大大降低致残率。

    于是童老师便积极结合硕士、博士期间的研究,与科研团队成员潜心钻研,共同开发出国家二类医疗器械——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筛查诊断试剂盒,为解决此类疾病早期诊断难的问题做出了贡献,让数以万计的人得以摆脱类风湿性疾病致残的风险。

    科研过程是非常辛苦且困难重重的,当我们谈到如何处理科研瓶颈时期的焦虑时,童老师无不隐瞒的答道:“不管是当初选择学习医学,还是后来到国外学习,都是希望能够在治疗疾病方面取得突破,让患者健康起来,享受正常美好的人生”。但是他后来却发现,一些在国外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的药物在国内却普及率很低,原因在于药物的垄断造成了国内难以想象的高价。“我们只有勤勤恳恳的钻研,才能研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打破进口药物的垄断地位,才能让药品的利用率真正提高,才能真正造福于民。”

    在西藏民族大学的几年工作中,不仅仅让童老师得以全方位的接触少数民族的文化,同时也给了他科研上的灵感。在今后的研究中,童老师将与科研团队一起努力在类风湿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做出努力,而中药与藏药作为祖国传统医药的瑰宝,有着数千年的治疗经验与成效,童老师认为也必须好好的利用起来,共同开发干预治疗药物,希望最终两者的结合能够带来令人满意的效果。

做教学:“进取心、认真和毅力是我看重的三个品质”

    从医学学生到医学教师,在自身的不断进取与研究过程中,童老师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与童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我们能够切实的感受到他对学生的培养充满热情,谈到他的学生,童老师的眼中闪现着自豪的光彩。他满含自豪之情地回忆起了一位他颇为欣赏的学生。这个学生是我校的一名部队生,虽然学习基础不尽如人意,在学习上的很多方面都感到非常吃力,但是却从未想过要放弃,硬是凭自己的毅力努力学习迎头赶上,最终在学校举办的医学知识技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获得了老师与同学的一致称赞。

    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在培养这些未来的“准医生”时,童老师最喜欢强调的便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时候一个失误诊断,一个手术误差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认真和严谨的态度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病人给予医生的这份信任一个最好的回应。

    同时,医学专业在大学中是最为辛苦的专业之一,漫长的学制,厚重的课本是我们对医学专业的普遍印象。因此童老师强调,要想在这门学科上有所建树,进取心和毅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哪怕基础差,只要有毅力,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而医学研究的过程是异常艰辛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保持着充沛的进取心,才能越过重重高山,最终看到胜利的曙光。

在采访的尾声,我们希望童老师给有志于建设西藏的青年学生送上一些祝福,他说了这样一段让人颇为深省又深为感动的话:“人生的意义不是获得多少,而是付出多少,守卫着世界海拔最高生活人群的健康大门,是西藏地区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

【人物名片】 童晓鹏,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临床免疫学硕士,金泽医科大学血液免疫内科学博士,美国肯塔基大学医学院糖尿病方向博士后。美国糖尿病学会会员, 日本免疫学会会员, 日本类风湿病学会会员。发表多篇优秀论文。参加国际会议报告10次。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参与多项国际科研项目,其中包括美国NIH项目1项。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四届咸阳市青年科技奖,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 “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高层次创新人才,西北地区第一届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第十六届西藏民族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文:程志芳/编辑:张翠娟)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