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大风采

【民大故事】举帜设帐 弦歌不辍:西藏民族学院迁校轶事侧记(作者:姬生忠)

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10-12本文已被浏览 15280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时光流转,岁月不待。在那个火热的革命年代,西藏民族学院迁校之举,虽已成为昔年旧事一桩,却对西藏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扎根雪域高原的西藏农牧学院就是对此次迁校事件的一次最真记忆,一个最全解读,一种最好诠释,其前身是西藏民族学院,即原来的西藏公学,现在的西藏民族大学。

“文革”后期,西藏民院准备迁回西藏地区,并于1971年成立了西藏民族学院林芝迁校建校筹建处。1975年成立了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几载春秋,在历经“一边建校、一边迁校、一边办校”的悠悠岁月,终于把西藏民族学院的农学、畜牧、兽医、林学、水电、财会等专业迁到了林芝地区。197894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为西藏农牧学院。    

1974年,我记得有一天,党委书记王静之同志对我说:“学校迁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要陆续进藏,你们组织部门也要前去组建机构,接转人员,你做好准备先去吧!”我当时任组织组副组长,组长是杨生寅。不到一周时间,我就赶到成都,与在成都候机的尤其翰主任同机到达拉萨。这一去就在西藏农牧学院工作了二十多年,现在回顾当初进藏兴建新校区的工作情景,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一、为战备选校址在足木河沟的沙滩上

西藏民族学院派负责人来,向西藏领导汇报并请示迁校工作。当时来的人就在拉萨市找校址,八一农场去了,党校的校址也去了,连哲蚌寺的房子也看了,那里的房子又多又大,但是房屋采光不好。拉萨新选校址一个个都被自治区和军区领导否定了,那时国情是备战备荒为人民,要准备打仗,所以领导指示,校址应选在远离拉萨、条件稍好且安全的地方。后来选到了离拉萨400多公里的林芝县八一镇。这里有52师,镇上还有个毛纺织厂、登山营、人民医院,山坡上还有解放军115医院等。八一镇位于尼洋河的北岸,环山怀抱的小坝子上。镇子南北一条街,街道不长,路面是凹凸不平的石子路面,因为没有道班维护,还不如国道平坦,街道两侧有贸易公司、邮电局、新华书店、粮油公司,街道的南端有个文化宫也是电影院。街道没有饭店旅馆,吃饭住宿要到运输站或兵站。没有菜市场,吃菜自己种,没有洗澡堂、没有理发店、没有缝纫铺、没有照相馆。就这样在什么都短缺的简陋小镇,学校也是不能建在镇上,为了安全只能建在小镇对面隔着尼洋河的足木沟山下沙滩草甸上。

二、艰苦生活的大通铺上也有幸福梦

学校派人来八一镇筹建学校,住在毛纺织厂东侧的几幢木板房院内。大家动手整理住房,搭建种菜的塑料大棚、盖了豆腐房和猪圈。首先解决生活问题。上山打柴烧饭都是自己动手。

这个小院就是筹建初始的员工生活区,也是后来的附中校址。大家吃住在这里,每天戴上草帽和手套,扛上铁锹和十字镐、爪钉等劳动工具,从这里出发,从南到北穿过八一镇,跨过几百米的尼洋河大桥,往南再走一两公里,即到达新校址。这里是尼洋河谷地带,一年四季风沙很大,就在这风口沙滩上摆上了战天斗地的大战场。

后来,来小院住的人逐渐多了,住房不够,就只能在大房子里打地铺,一排十几个人住在一起,木板房之间也是木板相隔,既通风也通声,半夜隔壁打鼾、磨牙、说胡话都听得清清楚楚,但谁也没有听见,因为繁重的劳动让大家十分疲惫,一躺下便很快进入梦乡。

有一天,睡前农学系主任耿成新同志说:“昨晚我做了个好梦”,大家忙问什么好梦,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他不急不忙地说,我梦见我那小时的儿子,活泼可爱极了,他跳跳蹦蹦地跑过来,抱着我就亲嘴,我高兴极了。正在兴奋中一阵疼痛惊醒了我的美梦,原来是只老鼠,趴在我脸上舔我嘴边的唾沫,舔完后再爬上鼻子想吃肉又咬了我一口。大家听了哈哈大笑,说这个幸福还是你自己享受吧!同时,记得那时,晚上睡觉被老鼠咬了耳朵、鼻子、脚指头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大家都无怨无悔。生活当中这样苦中取乐的事举不胜举。

三、建设工地上谱写着师生的生命赞歌

西藏燃料紧缺,牧民烧牛粪,拉萨居民烧草坯,机关单位烧木材。木材是从林芝把大树锯成一段段圆木,再用卡车一车一车运往拉萨。烧了不仅很可惜,而且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学校建成后上万人总不能靠山烧山吧,解决燃料是燃眉之急。建一座水力发电站,不仅解决烧饭照明等生活问题,而且还能解决教学科研生产等多方面的问题。这里有建水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学校位于尼洋河南岸,足木沟有条河流流向尼洋河,河流的上游有两个相临的大湖泊——西南是扎米湖、西北是足木湖,各流下一股水汇入足木河。因此,足木河水量丰沛且落差大十分有利于水力发电。学校迁来了水电系和机电工厂,解决了电站设计和机械加工问题。当时从青海购买了三台旧式笨重的发电机组,其中两台是250千瓦、一台是75千瓦。建电站要筑坝拦水,挖水渠引水,凿水池蓄水,修护坡、架管道,修厂房、安机组,大量的都是土木工程,没有推土机和挖掘机,都是靠师生员工的劳动。

学校成立了电站工程指挥部,有一期工程是党委副书记洛桑顿珠任总指挥,我任副总指挥,我负责师生员工的劳动安排,每天和大家早起晚归地劳动。那期工程是从大坝到电站前池修一条约三公里的引水渠,水渠南边紧靠大山,原有一条村民用的小水沟,现在要拓宽挖深,修成一条牢固的大水渠,水渠河床都是坚硬的沙石。大的石头由爆破组清除,小一点的沙石都要参加劳动的师生员工开挖。

有一天下午,天气闷热,我和水电系一个班的学生和老师,开挖大坝旁的引水渠,有的用十字镐挖,有的用铁锨挖,有的用抓丁和手指把石子往出抠,有的把大石头往上抱,大家干着、唱着,歌声与挖铲碰击石子的声音混成一片,大家干的热火朝天,汗流浃背,我的汗水也模糊了眼镜。这时前边一个女同学用抓丁抠不出一个石头,顺手抓起一个十字镐去挖,嘭地一声,石子儿直接打到了我的头顶,吓得周围的师生惊叫起来,钻心的疼痛差点使我喊出声来。吓得那位女生忙问我,老师!打到哪里了?痛吗?我看着她那难过、惶惧的样子,忙说:没有什么!顺手拾起那个鹌鹑蛋大小的石子笑着对她说:这个鹌鹑蛋比我的头可小多了,还想以卵击头吗?我低头一摸湿湿的,顺手把草帽往头上一戴,对大家说:闷热不要紧,还是戴上这个安全帽吧,一席话说的大家哈哈大笑。而我却痛的眼泪直往肚子里流。圆滑的石子没有击破我的头皮,只是渗出了血,可肿的比鸡蛋还大。在医务室用酒精紫药水简单擦拭后戴上草帽什么事就都没有了,谁也看不见,谁也不知道。这也真的算不了什么!在建电站和筹建劳动中受伤的人太多了,真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带病参战。

修电站爆破石头时,总务科长拉巴过吉同志和一名学生各自失去了一只眼睛,但他们仍坚持参加劳动。另外,还有木工师傅刘学孔为了赶制电厂盖房用的木条,下班都快一个小时了,他还不停地赶着加工最后几根木条,这时电锯在锯下一根木条时弹到了他的左胸,胸前只是擦伤,可是心脏却被击破了,到医院就牺牲了。还有司机吴成友和徒弟开着卡车在沙滩运石头,徒弟的卡车后轮夹了块大石头,借了师傅车上的千斤顶,把后轮顶起来,再开动车子使后轮飞快地转动依靠离心力把夹的石头甩出去,以往都是这样做的,可这次甩出去的石头却正打在了远在三四十米外的吴师傅的头部,吴师傅当场殉职……

农牧学院的师生在筹建过程中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这就是老筹建人的精神,也是老西藏人的精神,他们用这种精神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在荒芜的沙石滩上战风沙,平整沙丘建校园,挖平沙石填上土,使沙滩变良田。苹果园也是挖出石头填上土,栽上各种果树苗;大礼堂坐椅架,也是工人师傅克服铸造时高原缺氧燃烧温度不足的困难铸造的……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老筹建人听党的话、跟党走。他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聪明才智;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老西藏”精神;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流血流汗,甚至献上自己的宝贵生命。终于在荒芜的草甸沙石滩上建起了绿树成荫、高楼成群、美丽漂亮的西藏农牧林学高等学府。去看看吧!现在的西藏农牧学院真是美不胜收。

而今,我已是耄耋之年,却仍心系西藏高等教育事业。时值西藏民族大学一甲子盛典,和农牧学院建校四十周年之际,我热切地盼望着,今天的西藏民族大学,以及“亲缘有系”的西藏农牧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发扬老筹建精神,老西藏精神,撸起袖子再接再厉,把学校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建成具有中国特色、高原特点,早日实现具有世界一流的高原学科群之梦,以适应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简介】姬生忠,系西藏农牧学院(西藏民院林芝分院后更名为西藏农牧学院)退休干部,西藏驻咸阳干休所三党支部党员。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