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大风采

【驻村故事】牧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强基惠民驻村工作的终极使命

来源:驻村工作队发布时间:2019-04-17本文已被浏览 7098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在藏历新年和农历春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加强与村“两委”班子的沟通联系,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征求牧民群众对强基惠民驻村工作、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我们与上一批驻村队顺利完成工作交接后,应玛日玛村书记旦巴石确及村“两委”的邀请,拉巴顿珠队长、我和其他2名队员来到改则县城的旦巴石确家里。

旦巴石确家位于改则县城的东南居住区,他和其他搬入县城的牧民群众一样,都是单家独院,房子是传统的藏式建筑物。在院子外,旦巴石确及村委会的加吴、扎桑、康卓、索江等人手捧洁白的哈达,虔诚而庄重地站在家门口迎接远道而来的我们。

旦巴石确和村“两委”班子向我们敬献了洁白的哈达。在我们落座后,阿佳拉为我们倒上了热气腾腾的酥油茶,端出了风干的美味牦牛肉,拿出了精美的糖果和各类藏式小甜点,这让初到高原,还没完全适应这里的我们十分感动,也让我们感觉到了家和亲人般的温暖!

我们吃着干肉,喝着酥油茶,听着DVD里播放着舒缓的藏语歌曲,温暖的炉火、袅袅的藏香驱赶了我们的寒冷和不适。我突然意识到,虽然上一批工作队已经将玛日玛的村情向我们作了简单的介绍,但是对于玛日玛的民意,我们还不是太清楚,总觉得似乎还有欠缺,似乎还不系统不完整,至少我们没有从村“两委”班子听到。今天,或许是一个进一步了解村情民意的绝好机会。

“书记拉,我们村目前确切的人数是多少?”我问到。

“截止目前,全村共有222人,其中男人109人,女人113人,不过过年后就变223人了。”旦巴石确喝了一口酥油茶,故弄玄虚地回答到。

“哦,为什么过年后就多1人了呢?是有小孩子出生么?”拉巴顿珠队长好奇地问到。

“不是的,格拉,是村民果努的大儿子要结婚了,新娘是丁固村的。”旦巴石确不紧不慢地回答到。

“哦,那岂不是丁固村过年后就要少一人咯?”

“是呀,格拉。我们玛日玛村人丁又兴旺了。”村主任加吴笑到。

“加吴拉,村里目前确切的户数有多少?据我所知,村里和县里分散了我们村很多户?你能提供详细的户数么?”我继续问到。

“格拉,村里共计49户,其中县城36户,村里13户,但现在情况有些变化。”加吴狡黠地回答到。

“哦,有什么变化呢?”

加吴饶有兴趣地回答到:“现在在县城上学的孩子们放假了,不少在县城租房的村民,又回村上过年了,据我们掌握,一共有6户。所以目前在县城常住的共有30户,村里常住的有13户,流动的有6户。”

“书记拉,目前村里有多少党员呢?”拉巴顿珠问到。

“共有36名党员,格拉”。旦巴石确不假思索地回答到。

“那现在村里有多少亩草场,理论上可承载的牲畜量是多少呢?”拉巴顿珠继续问到。

副主任索江用藏语回答到:“格拉,按照察布乡给玛日玛村的草场划分,目前全村措郎组、恰噶玛组、都日来三个组共有草场2137252亩,禁牧90495亩,可牧2046757亩,牲畜承载极限为11480头绵羊单位。”

“村里有多少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脱贫情况如何呢?”我问到。

“全村共有21户建档立卡户,2017年脱贫7户,2018年预计脱贫12户,目前还有2户没有脱贫。”旦巴石确回答到。

2018年预计脱贫12户是什么情况?”我感到有些疑惑,继续追问到。

“格拉,你有所不知。牧民脱贫与否,需要通过改则县和阿里地区脱贫办正式核查确认,目前这些户的脱贫报告和相关资料已经报上去了,但是一直没有批复,所以我们说是预计脱贫。”妇女主任康卓用藏语补充到。

突然,我想到了当时我在接受强基惠民驻村培训时脱贫攻坚具体任务,深感脱贫攻坚工作急、责任重、压力大,而我对玛日玛村目前的底子还不清楚,我就继续问到:“目前,村里有哪些集体经济资产?”

“村里有村上茶馆一处,年营业额大约在2.3万元左右,在县城购置了120平方米的地产一处,目前已经修建了门面房5间,村委会想用其中的2间门面房做茶馆,剩余三间可用于仓库出租,预计每间房每月能收租金800元,这是村委会的初步设想。”加吴回答到。

“哦,那牧民群众除了政府兜底的草场生态补助外,除了蓄养牛羊外,还有其他什么收入吗?”我继续问到。

“格拉,托党和政府的福,我们村上目前是通过四种方式创收增收,一是组织了20多名青壮年劳动力,参与改则县与察布乡公路、玛日玛—丁固支路修建,20多人人均增收2万余元;二是察布乡政府将公路的一部分的养护交给我们村承包,光这一项,去年我们村就创收4.8万元;三是县城住户参与县城的饭店、菜店、宾馆用工,实现劳务输出;四是致富带头人带领大家做小本生意,目前大家还缺乏资金和经验,还处于摸索学习阶段。”旦巴石确回答到。

“这很好,说明玛日玛村牧民群众的眼界宽、思路活。我们刚到玛日玛村,即将开展强基惠民驻村工作,村委会希望我们这一批工作队在脱贫攻坚上如何做,有什么好的思路和建议吗?”拉巴顿珠问到。

“西藏民族大学驻村工作队一直以来响应自治区的号召,从2011年至今,共有13批次工作队,共计50余人先后在玛日玛村与牧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结对认亲交朋友,为玛日玛村宣讲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修路架桥、购买卡车、添置牲畜、申请惠民项目、建立茶馆、加强玛日玛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些实实在在的事迹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明白了“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深刻体会到了“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我们希望格拉能在县城的茶馆及门面房的科学使用、合理创收上为我们出谋划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我们能筹措一些资金,弥补村委会资金量小、经验不足的短板。”旦巴石确说到。

拉巴顿珠队长认认真真地将旦巴石确书记的建议记在了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那一瞬间,我从拉巴顿珠队长坚定的眼神中读出了责任使命、奉献担当。我知道,这些关于玛日玛村的村情,是我们强基惠民驻村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玛日玛村的实际情况,也是强基惠民脱贫攻坚绕不过、避不开的“拦路虎”。今天的建议代表了玛日玛村牧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真诚希望和深切祈盼,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何了解、回应并帮助玛日玛村牧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将是我们第八批驻村队员当仁不让的终极使命,我们注定要在强基惠民脱贫攻坚中上下而求索。

(文:学校驻玛日玛村工作队副队长 易广川/编辑:陈庆芝)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