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短波

【学贺信】民族研究院前往宝鸡凤翔开展教学实践

来源:民族研究院发布时间:2019-10-15本文已被浏览 1305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1012日,民族研究院2016级民族学专业本科生和2018级民族学专业本科生在邵卉芳、党云倩和贾松静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宝鸡市凤翔县六营村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六营村的彩绘泥塑历史悠久,并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六营村的泥塑种类丰富,共有170多种,主要包括挂虎、坐虎、泥羊、泥猴、泥狗、泥猪等,泥塑和同为宝鸡市的非遗项目木版年画、草编、漆器、豆花泡馍等共同构成关中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师生一行49人于上午10时到达六营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入泥塑村不同人家进行实践,分别观察和访谈了凤翔泥塑的历史、制作工艺、传承保护以及旅游开发现状等内容。邵卉芳老师以泥塑手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例,向大家讲解了“非遗”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知识,老师的讲解让大家认识到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价值,也切身感受到田野调查的魅力。

此次实践活动是一次生动的《文化遗产与保护》实践课程。通过对陕西特色文化的切身感受,同学们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与危机,深切体会到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观摩上述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有助于同学们对课堂上所学民俗学和遗产学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参观凤翔六营泥塑村的产业运作,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给同学们以启发。

                   (文:马晟杰/图:邵卉芳/审核:丹曲/编辑:陈庆芝)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