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看民大

【新西部】我用责任写青春—记青年学者,西藏民族学院教授周毓华、彭陟焱夫妇

来源:新西部发布时间:2011-11-22本文已被浏览 10371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文/本刊记者 牛 红 党晓东
    周毓华,男,汉族,1966年出生于陕西乾县。199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西藏民族学院工作,先后任团总支书记、系副主任、校团委书记、本科教学评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招生就业处处长、发展规划办主任,现为西藏民族学院教授,民族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及咨询专家;西藏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汶川羌族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彭陟焱,女,羌族,中共党员。1968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199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2001年进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的民族史、清史专家王锺翰先生,攻读专门史(清史)博士,2004年获史学博士学位,成为羌族的第一位女博士。博士论文《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获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洪业奖学金”。现为西藏民族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民族研究院教授,专门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会员,中国西南民族学会副秘书长,文化部“羌族文化艺术保护基金会”理事及咨询专家,中国汶川羌族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重庆三峡学院特聘研究员。
坚守教育一线,彰显园丁本色。
         十多年痴心不改,十多年热情不灭。周毓华教授和彭陟焱博士为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和心血,谱写了一曲曲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颂歌。从事教学工作伊始,两位教授便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因为当时学校绝大部分学生都来自西藏,他们担当着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对民族团结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根据学校、地区的实际和少数民族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教学工作,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成了周毓华教授和彭陟焱博士经常思索的问题。他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时学习前沿的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策划了一系列适合青年特点、寓教于乐的活动以及各类创新活动。结合学校办在民族地区,同时又主要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人才的实际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当夜深人静时,他们的窗口还亮着灯,那是周毓华教授和彭陟焱博士在为了明天的课在反复地查找资料,在逐字逐句地修改讲义。常常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他们俩钻进图书馆,在书海中徜徉,向专家请教。学生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一天天茁壮成长。
      周毓华教授和彭陟焱博士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业,而且也时刻关心学生的生活。几年来,他们坚持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天寒了,给学生送去寒衣,天热了,给学生送夏装。他们还先后资助多名学生完成学业,学生们发自内心地说,周老师和彭老师对待我们有一颗慈父、慈母般的心。
      自从投身民族教育事业以来,周毓华教授和彭陟焱博士十几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先后公开发表联系西藏历史和实际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秦都革命英烈与党史人物》、《简明藏族史教程》两部。1999–2001年,承担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西藏宗教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政治历史部分)。2001-2005年,承担国家“十五”社科特别资助项目《西藏通鉴》(分裂割据时期)。2005年,承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藏汉文化交流史》(明、清部分)的研究工作。2006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中国羌族民间信仰及原始宗教调查与对策研究》;承担国家社科西部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资文化研究——羌族卷》的研究工作。
传承民族精神,抢救羌族文化
      在百度搜索周毓华,27000个相关信息立刻显示出来,绝大多数的信息与两个少数民族紧紧相连:藏族、羌族。
     熟悉周毓华教授的人都知道,他与羌族文化研究结缘绝非偶然,因为他的妻子就是我国第一个羌族女博士,藏族、羌族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彭陟焱教授。1987年,已在青海武警部队工作一年的陕西小伙走进了中央民大历史系。自此,周毓华开始与民族文化结缘,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美丽的羌族姑娘、自己的人生伴侣彭陟焱。从与女友相识相恋开始,周毓华便开始接触羌族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羌族文化与妻子一起在他心里深深扎根。大学毕业后,周毓华进入西藏民族学院工作。此后,便开始民族史与羌族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陆续在刊物发表相关论文。2000年,《羌族原始宗教中的“释比”》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刊载。该文中首次在学术界提出“释比”概念,直到现在也是研究羌族的学者必引的文章。由周毓华教授著作为主体的《羌学文库》也得到了温家宝、刘云山、刘延东等国家领导人的肯定。2008年,“5·12”大地震袭击羌族聚居区,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羌碉楼多处垮塌,桃坪、萝卜寨等羌寨多处已损毁,羌族文化遗产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作为羌族文化研究专家,周毓华教授地震后立即赶赴灾区参与救援,并在此后陆续发表论文《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汶川大地震之后羌族文化重建研究》等,呼吁社会加强对羌族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许多民间老艺人的去世,羌绣、释比(相当于巫师)等文化面临无人传授的困局。”周毓华教授告诉记者,羌族有30余万人,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和历史都是靠口耳相传来保留。“5·12”地震中羌族非物质遗产方面的专家和传人损失严重,北川文化馆、北川羌族研究所的民间老艺人80%都不幸遇难,对羌族文化传承来说,这无疑非常致命。
        “2012年,西藏民族学院将开始招收‘羌族历史文化’方向硕士研究生,这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专门培养羌学专门人才的硕士方向。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一批羌学专门人才,并建立一个新的专门学‘羌学’。”谈到未来,周毓华教授充满希望。
奔赴救灾一线,大爱无处不在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在强烈使命感驱使下,周毓华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四川灾区,尽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到达成都双流机场的周毓华,不顾旅途劳顿,来不及吃饭、休息,便与赶赴灾区的几个志愿者一起迅速赶往四川成都灾民救助中心,立即投入到为灾民服务的工作之中。周毓华经常不顾有病的身体和有限的体力,连续和志愿者们一起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为灾民搬运一件件药品、矿泉水和食物。很多时候,汗水模糊了他的双眼,浸透了军装和鞋子,但他从未放慢搬运物资的脚步,坚持干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志愿者临时住宿点。
    周毓华被安排到了“中国红十字会成都救灾备灾中心”,该中心是中国红十字会在四川的救灾物资配送中心,担负着繁重的救灾物资的配送任务。为了让灾区人民早点接收到救灾物资,周毓华拖着疲惫的身驱,冒着高温天气,忍着左腿膝部韧带拉伤、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等病痛的折磨,不顾道路艰险和山崩石飞,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多次押送救灾物资前往安县、什邡、江油等地。每到达一个灾区,都以最快的速度卸下数十吨的物资,然后返回到出发地,开始又一轮的救灾物资装卸工作。在运送物资到达目的地过程中,由于灾区情况非常复杂,有的场面十分混乱,他便一边疏导交通,一边指挥装卸物资,同时还要和志愿者将物资分发给受灾群众。当看到灾区一些群众出现心理疾病时,他便及时和这些群众进行心理上的交流,及时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一身戎装的周毓华成了那里的一道风景,一道预备役军官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风景,一道人们信赖与依靠人民军队的风景!
         在深入灾区救灾的同时,他还慷慨解囊,积极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先后购买了一批价值近3000元的帐篷、衣物、药品带到灾区,捐给了灾区群众。同时,他与爱人一道捐款15000元,交特殊党费400元,为灾区人民尽了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从灾区回来后,多家新闻媒体上门采访,要宣传周毓华同志抗震救灾的事迹,都被他一一谢绝了。他一直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抗震救灾是职责所在,使命所托,为灾区人民尽一份微薄之力不值得宣传报道。在委婉拒绝媒体宣传自己的同时,他以羌族研究专家和一个学者的身份向新闻媒体阐述对羌族文化的宣传和保护,拯救这个在地震中损失惨重的古老的少数民族——羌族的历史、文化,以期引起人们对受灾少数民族的关注。在他的坚持下,多家新闻媒体刊登了介绍羌族历史、文化的文章及图片。
    荣誉是个人努力工作的结晶,十多年来,周毓华教授和彭陟焱博士得到了学院党政部门的表彰和肯定,也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敬佩和尊重。面对这些荣誉和光环,两位教授,两位学者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时刻警醒着自己要再接再厉,一如既往地拼搏、奋斗、奉献。
链接:
http://xxb.newwestchina.com/xxb/20111103/index.htm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