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大风采

【民大故事】千里援藏是职责 救死扶伤是本能——记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援藏干部杜艺

来源:党委办公室发布时间:2020-12-07本文已被浏览 12421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2019年7月,按照中山大学党委统一安排,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肾病专家杜艺教授作为中组部第九批援藏干部成员,跨越祖国南北,行程两千公里,来到了祖国的大西北——陕西省咸阳市,在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开始了她的援藏医疗事业。

“虽然是民族医院,但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新技术的渴望。

杜艺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肾病血液净化专家来到附属医院后,尽自己专业所长开展了一系列的血液净化新技术、新项目CRRT技术血液灌流技术等。同时开展肾内科的专科查房,建立肾脏病组专科病人登记制度,定期回访。向检验科、超声科、放射科提请肾脏病专业的相关检查,增加多项肾脏病专科检查项目。同时帮助科室人员走出去,参加肾脏病专业学术会议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将我校附属医院肾内科医护人员推荐前往上一级医院进修,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推动大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进行肾内相关专业的理论讲课,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专科讲课,使全院职工加深了对肾脏病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积极带动青年医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热情,使青年医生的临床科研思维得到了提升。

2020年,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面临着晋升三级甲等民族医院的重要关口,血液净化作为申请三甲医院的必备要求,目前在我校附属医院还是空白,这方面人才更是稀缺。为克服这一障碍,杜艺把担子接在自己的肩膀上,向学校、自治区有关部门提交了建立血液净化中心申请的同时,积极推进血液净化技术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过去频频转出的重症患者在我院得到了成功的救治。她不仅是内科医生同时有外科医生的手术资质及技术,在民大医院首次开展了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长期导管植入术的高风险操作及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成型的显微外科手术,填补了医院的该项技术的空白。

 “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不分男女,无论老幼。”

2019年10月,一位身患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重度左心衰、肺部感染、脑梗塞、呼吸心跳骤停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被其他大医院宣告无力救治后,家属联系民大附属医院,希望老人在这里度过最后的时光。附属医院犹豫:已经被其他医院宣告无力救治的病人,到我们这里,还有救治的可能么?附属医院的电话打给了杜艺医生,能不能接这位病人?杜艺果断同意“接”。“万一病人救治不好,会不会影响您作为援藏干部的声”什么影响前途,她全抛诸脑后,那一刻,她的心里只有治病救人。当老人再次发生危险时,在不具备转院的条件下,杜艺向相关兄弟医院借来血液净化设备,付以仁心,施以仁术,成功抢救了患者。

 “我觉得救他的是他的家人,在这一家人身上,我理解了什么是爱,爱真的可以创造奇迹。”杜艺讲述起这家人时,热泪盈眶。她清晰地记得,在嘱咐进食时,患者家属追着她询问,吃什么?什么做法?病人在ICU期间,家属们使用完餐具或者其他辅助工具,都会清洁干净。到现在,每个节日家属们都会给我们送鲜花……她说,这是她从业26年来第一次被患者家属身上的亲情付出、真心孝顺、绵绵挚爱所震撼,被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所感动。她更加明白医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一门人文科学。

这不过是杜艺在援藏期间与ICU重症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一个缩影,为了提高附属医院重症血液净化诊治水平,她带领科室人员重新梳理和建立ICU的危重症患者血液净化管理流程,随时监控医院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情况,提高医院整体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

与其说是援藏,不如说是民族共同体的同心熔铸。

援藏的一年多时间里,杜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藏族同胞的真诚与热情,她不再是高速运转的工作机器,而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发挥医生所长,真正履行医生的职责,用自己的医术为藏区、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友爱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西藏群众服务,职业自豪感从未有过的强烈。与其说是援藏,不如说是民族共同体的同心熔铸,医学发展之间的交流。”杜艺说,“我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心境也变得跟他们一样旷达开阔。”

“最让人感动的是藏族同胞的热情,他们好多人走出医院之后,回头还会带着新鲜的水果和牛羊肉送给我们。现在想想他们一个个朴实、真诚的样子,真是舍不得。”一年半的援藏任期即将结束,杜艺不禁有些不舍。

诚然,杜艺离开广东、离开工作条件优越的单位、离开舒适的都市生活,离开亲人、朋友、同事,来到陌生的咸阳,是原来身边人、周边同事所不能理解的。作为援藏干部人才,来到新的环境,工作从新、从零开始,但是救死扶伤的技术和效果必须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高点延续。医者仁心,救回生命边缘的病人,治好重症再续希望,方可不辜负后方的期望、藏族同胞的期待。文教卫生是整个社会的最基本民生保障之一,也是援藏工作连心搭桥的事业,更是援藏人迈出的最值得自豪的一步。

当被问到如果再有一次援藏机会,是否还会作出同样的选择时,她表现得十分欣喜:当然会,肯定

(文、图:杨银冬冯思维/审核:曾丙健/编辑:张翠娟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