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短波

【党史学习教育】民族研究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民族研究院发布时间:2021-07-01本文已被浏览 3126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7月1日上午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民族研究院师生齐聚综合实验楼904会议室,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大会结束后,广大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学院党委副书记魏金川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回顾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历经风雨,历经磨难,艰苦奋斗、英勇顽强,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成就,深刻揭示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真理“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传承伟大的建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副院长丹曲激动而自豪地谈到,今天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中华民族走过风雨,华夏儿女历经磨难,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繁荣和富强,祝福祖国永昌盛,祝福我们的党永葆青春。

副院长刘玉皑说中华民族靠不懈的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发扬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索南才让研究员表示,今天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我们全体共产党员的节日,也是全中国人民的节日。总书记的讲话句句贴心,铿锵有力,催人奋进。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奋进的时代,我们必须脚踢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党史学习,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强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智库作用,再铸辉煌。

朱玉福教授深情地谈到: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作为来自边疆民族地区云南哀牢山的我异常激动,几年前得益于党中央做出的精准扶贫、决战脱贫攻坚战,我们老家终于通了公路和生活用电,从此回家不用再走七、八个小时的山路,不用再点煤油灯。说实话,以前每当我从乡政府所在地下车疲惫地爬行在崎岖的山路上时,以为这辈子老家是通不了公路了,没想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仅挖通了公路,拉通了电网,还建设了网络、机耕道等公共基础设施,老百姓的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我家乡的发展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写照,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为家乡人民感到由衷的高兴,也由衷地感恩中国共产党。

民族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王思亓谈到在这个重大而庄严的日子,回首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倍感鼓舞而激动。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我们应继续坚守初心、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指引,践行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维护民族团结,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屹副教授深情地谈到深感祖国的强大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只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走向成功。只要我们继续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跟党走,不忘初心使命,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团总支副书记谭晨菊动情地说穿越烽火硝烟的革命年代、克服困难重重的建设初期、经受风险考验的改革开放,在迎来中国建党100周年之际,风华正茂、走在时代前列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如雄鹰向太阳,正带领中华民族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伟大“中国梦”的复兴之路迈进!

18历师班的学生党员弓伟表示,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首这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党从血雨腥风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华各族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我们党不愧是民族之魂,国家之基。

18民本班的牛潇同学作为新发展的学生党员发言他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而今迈步从头越,百年纪元再出发,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出发!永远跟党走!祝福伟大的党!祝福伟大的祖国

19历师班的胡月同学说: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正是国富民强,我们幸生于此。值此盛世,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中华家。

(文、图:民族研究院/审核:魏金川/编辑:张翠娟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