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下,我校在渭城校区举办第一届西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来自西藏自治区教育厅、中央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和西藏各高校的领导、专家、一线教师,以及我校负责承办的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负责人分别参加论坛,共同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论坛开幕式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浩主持。
开幕式上,我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采守宽,西藏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苟凌滨分别致辞。采守宽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载体,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程,其教学改革成效事关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质量。西藏民族大学始终将这门课程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已初步形成“一体三悟”的教学模式,并获批西藏自治区一流课程。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广泛汇聚各方智慧,探索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路径,让该课程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对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平台。
苟凌滨指出,本次论坛是西藏高校首次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经验开展的集中研讨,意义非凡。他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肩负着培根铸魂的重要使命,并对今后的课程教学提出“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三点建议,他期望通过各方努力,持续打造具有西藏特色的课程,推动西藏高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上走在民族地区前列。
论坛安排两场辅导报告,其中,大连民族大学副校长、《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编委会成员哈正利教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话语体系的创新》为题,深入剖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突破。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孔新峰教授围绕“史权”与“史观”展开论述,为课程教学提供新的理论视角。辅导报告环节由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晓伟主持。
在教学展示环节,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艾平、我校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邵卉芳、西藏藏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孟伟、拉萨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俞永靖、西藏农牧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克克、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洛桑紧巴,分别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六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别具特色的教学展示,突出展现了课程教学与时代主题、地域特色的紧密结合。最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荟芹围绕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汇报。教学展示环节由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乔顿珠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权政共同主持。
在教学研讨环节,与会专家、教师围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问题各抒己见,为课程发展提出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教学研讨由我校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院长余小洪主持。
闭幕式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邓新星作总结发言,他向承担“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的老师和参与论坛的师生表达了感谢,并梳理了本次论坛取得的有益成果。论坛为西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通过专家报告、教学展示和研讨互动,凝聚了教学创新共识,为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期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切实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审核:周月娟/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