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大新闻

“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南亚区域合作发展学术交流会”在我校举办

来源:外语学院发布时间:2025-07-08本文已被浏览 349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7月5日至6日,“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南亚区域合作发展学术交流会”国际会议在我校秦汉校区举行。此次会议由学校主办,科研处、外语学院(南亚学院)、南亚研究所(中心)共同承办。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院长、中国南亚学会副会长、南亚语种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姜景奎教授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宗教授察哈尔学会乐山师范学院跨喜马拉雅研究中心成锡忠研究员西藏社科院南亚研究所(中心)所长杨亚波研究员尼泊尔中国研究中心主任Upendra Gautam教授云南社科院《南亚东南亚研究》编辑部主任李丽研究员西藏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主任久毛措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杨艳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宋周莺研究员我校南亚研究所(中心)狄方耀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广东、四川、重庆、云南、西藏、陕西等地的高校尼泊尔中国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二十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次旦玉珍致欢迎词。次旦玉珍指出,南亚研究所(中心)自成立以来,充分利用西藏毗邻南亚的地缘优势,坚持“立足西藏,服务边疆,面向南亚,构建中国与南亚国家友好合作交流”的发展宗旨,重点开展中国与南亚国家经贸、政治、外交、文化、旅游、传播、历史、民间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研究,产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特色科研成果,为我国与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她强调,今年是中尼建交70周年,也是我校南亚研究所(中心)成立十周年。本次学术会议以“中尼建交70周年背景下双边关系回顾、发展与展望”为主题,围绕“贯彻2025年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2024年《中尼联合声明》精神”“回顾中尼两国友好交往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合作方向,深化两国人民友谊与互信,搭建中尼学术界交流平台内容展开希望与会者聚焦会议主题,分享真知灼见、前沿理念和创新方案,为推进与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建言献策,为续写中国—南亚友好合作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也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对我校各项事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为外语学院(南亚学院)学科建设、尼泊尔语专业和印地语专业建设、南亚研究所(中心)发展出谋划策。

在上午的主旨发言中,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院长姜景奎教授强调要积极构建中华藏文化自主话语体系,致力于夺取话语高地,并提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以“中国视域”“对方视角”“全球视野”来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尼泊尔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乌彭德拉高塔姆(Upendra Gautam)回顾了中尼双边关系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现实困境。云南大学王宗教授从大历史角度揭示了两国文化文明互鉴的历史经验和现实价值。察哈尔学会乐山师范学院跨喜马拉雅研究中心成锡忠研究员认为,积极构建“边境安全-经济合作-政治互信-人文交流-全球治理”的完整链条,以维护西南边疆和区域和平稳定。中国科学院宋周莺研究员指出近年来尼泊尔贸易由印度“单核心”转变为印度—美国“双核心”格局。云南社科院李丽研究员认为,水资源关乎尼泊尔政治安全,提倡在跨境河流水资源分配中寻求中、尼、印三方合作,以期实现政治互信。西藏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杨亚波研究员提出,中尼双边关系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五通”政策联动。狄方耀教授回顾了中尼建交70周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指出了中尼关系的发展方向。

在下午的主题交流发言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艳昭从地理学角度出发,提出资源环境适应策略与技术路径。西藏大学久毛措教授认为,区域国别学科是一门交叉新兴学科,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新的使命和要求。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覃胜勇回顾中尼人文交流历程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郭兵云副教授深入剖析了中尼建交过程中印度的安全关切。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张杰教授针对美印在矿产领域的合作发表了专业见解。延安大学延安经管学院徐宁副教授就中尼边境地区协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及国家安全系副主任王召东副教授,基于印度教民族主义的背景,深入剖析了尼泊尔的政治发展趋势。我校南亚研究所刘星君博士回顾了中尼建交70年的历程及成就,指出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路径。我校的陶云静和王子豪,分别从日本对尼泊尔研究的学术经验以及尼泊尔记者对西藏报道的独特视角出发,为当前中国对尼泊尔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深刻的启示。

此次会议的举办,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为我校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校在区域国别研究,特别是南亚研究领域提出了宝贵建议,奠定了坚实基础。

严祥海/审核:赵家红/编辑:陈庆芝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