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暑期“三下乡”天路同心筑梦团的赵宇琪、田亚琪、王天照、郭江波、宋昕蔚等五位成员,在青藏铁路精神研学社社长毛思斌的带领下,怀着崇敬之心走进格尔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这里,对四位曾参与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建设的铁七师老战士——李来所、李角昌、傅风林、王文友展开深入访谈,烈士陵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军也参与其中,共同回溯那段攻坚克难的建设岁月。
活动伊始,毛思斌代表全体团队成员向老战士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他动情地说:“正是因为铁道兵们怀揣着英勇无畏的信念,在极端环境中突破自然与生理的双重极限,才让昔日的天堑化作通途,让险峻的鸟道变作联结雪域的天路。”在随后的面对面交流中,团员们屏气凝神,认真聆听老战士们讲述当年在戈壁荒漠中战风沙、斗严寒的奋斗故事。从人工铺设的轨道到手工打制的基石,从缺氧缺粮时的互助到建成通车时的欢呼,一个个鲜活细节如画卷般铺展,使每一位成员对“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也清晰梳理出这条“天路”从蓝图绘就到铁轨延伸的壮阔历史脉络。这场跨越代际的对话,不仅让青年学子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到穿透时空的奋进力量,更让那熔铸着忠诚与坚韧的建设精神,在薪火相传中焕发新的时代生机。
当天下午,团队与老战士们一同走进格尔木市东城区昆仑路街道盐湖社区,将上午访谈中沉淀的感动与感悟化作生动讲述,为社区的小朋友们展开天路故事的讲解,让红色精神的基因在童心中悄然生根发芽。聆听完老兵们的亲身诉说后,孩子们掌声雷动,眼中满含对铁道兵的敬仰之情。团员们趁热打铁,向孩子们深情寄语:“青藏铁路是通往美好家园的幸福之路,是成就理想的康庄大道。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时,更要不忘初心,铭记天路修建的艰苦历史,让青藏铁路精神引领青春梦想远航。”
从与老战士对话中汲取精神养分,到向孩童们讲述间传递红色薪火,青藏铁路精神在代际传递中完成了生动的实践传承。天路同心筑梦团的成员们以脚步丈量初心,用行动淬炼担当,在弘扬传承“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中,深入发掘这条雪域天路所蕴含的凝聚民族共识、共赴美好未来的强大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蓬勃的青春能量。
(文:毛思斌/图:王天照/审核:魏金川/编辑:付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