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大力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提高全民科学健身素养,国家体育总局决定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科普讲解大赛。
近期,我校体育学院依托国家级科普基地:西藏民族大学高原运动与健康科普基地,正全力冲刺由第四届全国“体育科普讲解大赛”。本届大赛以“AI新时代,健康新动能”为主题,旨在展示体育科技成果,推广科学健身知识,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进体育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校内预赛的激烈角逐,十余名选手围绕运动康复、传统体育文化等领域展开比拼。最终通过内容科学性、表达清晰度等维度选拔,三位同学最终脱颖而出。他们将分别带着高原脱适应、工布响箭、藏式拔河“押加”三大主题,代表体育学院冲击半决赛。
据悉,三名选手的讲解内容兼具实用性与地域特色,《高原脱适应:器官影响与科学干预指南》,解码高原人群下平原后的身体适应奥秘,用科学数据解密“醉氧”迷局,为跨区域居住人群提供实用健康方案。飞越雪域的哨音:解码工布响箭的科技与传奇》,其从箭矢破空的声响中追溯千年历史,通过竞技规则解析与非遗技艺展示,让这项“会说话的箭术”焕发新生。《藏式拔河“押加”——力量与技巧的双重较量》,则系统梳理藏式拔河的文化基因图谱,阐释这项力量与智慧并存的民族传统运动如何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载体。
烈日炎炎的暑期,教师陈婷带领三位同学开启“匠心打磨”模式,从传统健身哲理的现代化转译,到赛场情景的沉浸式模拟,从讲解稿的逐句雕琢,到肢体语言的精准设计。师生们用“把文化讲活、让健康落地”的信念,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智慧。该赛事决赛将于9月中下旬举行,师生们正稳步推进筹备工作,力争呈现高质量的科普讲解。
(文、图:陈婷/审核:邱洪浩/编辑:祝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