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短波

研究生院组织开展“我们在一起 强边我当先”研究生进藏实践调研活动

来源:研究生院发布时间:2025-07-27本文已被浏览 1607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为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全面贯彻落实学校 2025 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部署,深入开展“万生千师边疆行”和“我们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全面系统的调研西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自给率情况,研究生院特选拔了32名研究生于7月12日—21日进藏开展“我们在一起 强边我当先”实践调研活动

在西藏大学,实践调研团前往招生就业处和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进行调研。西藏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周娜、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副部长贺一明、副院长布多和各相关科室负责老师向实践调研团介绍了西藏大学研究生的招生、教育、管理、培养和就业等相关情况,实践调研团就如何促进研究生留藏就业、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好研究生管理和开展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等与相关领导老师进行了交流。

在西藏藏医药大学,实践调研团前往研究生处进行调研。西藏藏医药大学研究生处处长罗布顿珠、副处长次旺仁增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向实践调研团介绍了西藏藏医药大学研究生的学科建设、教育管理、联合培养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等特色工作,实践调研团就如何做好临床医学研究生规培管理、医学专业研究生学制设置和促进研究生留藏就业等与相关领导老师进行了研讨。

在西藏农牧大学,实践调研团前往研究生处进行调研。西藏农牧大学研究生处处长王军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向实践调研团介绍了西藏农牧大学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小院建设情况,实践调研团就如何做好研究生培养管理、通过科技小院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和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等与相关领导老师进行了讨论。

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实践调研团参观了谭冠三纪念园,邀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艾平为实践调研团师生讲授“老西藏精神”。实践调研团师生在谭冠三将军墓前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通过一幅幅历史照片、一段段英雄事迹,深入了解革命先烈为解放西藏、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张艾平老师通过大量生动实践案例,给师生们解读了新时代开展“老西藏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鼓励师生要聚焦西藏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和强边固边兴边路径,通过不断地实践研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西藏博物馆(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实践调研团师生们通过藏文典籍、唐卡艺术、历史文物了解了西藏与祖国共同发展的历程,通过藏式建筑、传统服饰、节庆习俗感受了民族文化的魅力,通过影像资料、沙盘模型了解了西藏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发展,深入学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废除封建农奴制、完成民主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等各个历程,深刻感悟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两路精神纪念馆林芝分馆,实践调研团师生们通过“两路”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筑路文物等内容,全面回顾了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史,全方位了解老一辈军民修筑川藏、青藏公路的艰辛历程和英雄事迹,深刻领悟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在林芝市嘎拉村,实践调研团师生参观了嘎拉村“团结颂”主题教育展览馆,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的重要回信精神。“团结颂”主题教育展览馆内,实践调研团师生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详实的文字资料,深入了解了嘎拉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乡村振兴的奋斗历程。随后,实践调研团师生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参观了嘎拉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引领下嘎拉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切体悟了“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这朴素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社会制度实现的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的极大改善,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了同学们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信念。

(文:研究生院/图:林欣/审核:相理锋/编辑:祝伟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