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辉煌60载,魅力新西藏。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实现历史性巨变,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饮水思源,感恩奋进。在这意义非凡的历史节点,西藏民族大学的莘莘学子们,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心怀对党的无限感恩,用心有情有力感悟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为记录“青春向党、矢志报国”的铿锵誓言,我们特别开设“辉煌60载,魅力新西藏——听民大学子的青春告白”专栏。在这里,您将倾听到民大学子最真挚的心声:他们诉说对党的似海恩情,表达对西藏这片热土炽热深沉的爱恋,更将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扎根边疆、奉献家国的坚定信念与实干作为。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世界,感受青春脉搏与时代伟业的同频共振,见证誓言如何化作建设新西藏的磅礴力量!
当第一缕晨曦刺破高原的云层,将金色的光芒洒向巍峨的雪山、奔腾的江河和蜿蜒的国境线,祖国辽阔的边疆便在这壮美与神圣中苏醒。这里是山河的尽头,也是国门的屏障;这里是自然的秘境,更是精神的熔炉。在漫长的历史长卷里,一代代中华儿女在这里驻守、耕耘、奉献,用忠诚与热血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这些丰碑,穿越时光的烟尘,凝聚着信仰的光芒,在新时代的春风里,依然如星辰般璀璨,指引着后来者前行的方向。它们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守护家园、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永远滚烫,永远澎湃。
时光流转,精神永恒。在新时代的祖国边疆,同样闪耀着令人敬仰的精神丰碑。陈祥榕烈士将青春热血洒在加勒万河谷,面对数倍于己的外军,这个年仅18岁的少年毅然挺立在最前线,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用生命践行“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铮铮誓言。而我的家乡——西藏察隅县,作为祖国西南边境的重要门户,正是这份“清澈的爱”守护下的生动见证。曾经的察隅,偏远闭塞、发展滞后,父辈们常说,过去走山路要翻越多座雪山,物资运输全靠人背马驮。如今,柏油马路通到了村寨,光伏电站照亮了藏家小院,特色种植基地里的猕猴桃、藏香猪走向了全国各地,边境小康村的新居错落有致,孩子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朗读着课文。从闭塞到开放,从贫瘠到兴旺,察隅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也离不开无数戍边人、建设者的坚守与奋斗,更是红色精神在边境大地落地生根的鲜活注脚。
这份关怀,也同样温暖着每一个在求学路上的藏族学子。当我走进西藏民族大学,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照顾。从宽敞明亮的教室到温馨舒适的宿舍,从丰富多样的助学政策到量身定制的培养方案,每一处细节都饱含着对我们成长的殷切期望。学校不仅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条件,更注重培养我们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在这里,我们学习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正是这份关怀,让我们有了追逐梦想的底气;正是这份关怀,激励着我们以知识为剑、以理想为盾,立志成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
作为一名来自边境的藏族孩子,我比谁都清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能体会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繁荣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的回信,至今让我深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要在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引领下,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建设繁荣稳固的祖国边疆贡献力量。这不仅是嘱托,更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主动做民族团结的促进者;积极参与家乡建设,把红色家书中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动力,立足岗位、艰苦奋斗,为边境地区的发展添砖加瓦;更会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让青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实践中绽放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回望先辈们用忠诚与热血铺就的道路,眺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前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澎湃的使命感在我胸中激荡。陈祥榕烈士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已化作我灵魂深处最嘹亮的战歌。这份爱,不再仅仅是戍边将士的英勇无畏,更应是我们这一代边疆青年接续奋斗的精神火炬。它要求我们,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在建设家乡的热土上,在守护国门的岗位上,都要将这份“清澈”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而今天的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梦想可期的伟大时代!我们脚下,是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我们肩上,是建设繁荣稳固边疆的时代重任;我们心中,激荡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澎湃力量。这份爱,是信仰,是承诺,更是行动。我愿做一朵奔腾的浪花,融入新时代的洪流;我愿做一颗闪亮的星辰,点缀祖国边疆璀璨的星空。时光流转不息,英雄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它召唤着青春的我们,去接续,去奋斗,去创造。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守护这盛世山河,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烈的新篇章!让“清澈的爱”,在新时代的边疆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先辈最深切的告慰,对祖国最赤诚的献礼!
(文:2022级金融学本科班尼玛曲珍/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