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法学院组织召开《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教研室集体备课。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史本林到场指导,教务处处长秦国华、法学院党委书记戴强、课程教学团队教师与国家安全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共同参与备课研讨。本次集体备课由法学院副院长姚海放主持。
会议上,宗栋对《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他结合课程培训经历,详细阐述课程开设路径、现存难点及解决办法,同时着重剖析了该课程在我校落地的重要意义。会议第二项,栗鹏飞博士、任利副教授、冯怡博士依次汇报课程准备情况,并现场展示课程讲授。其中,栗鹏飞博士将课程内容与精准权威的案例深度结合,清晰讲解知识点;任利副教授聚焦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展开阐述,同步明确课程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冯怡博士则在讲授中分享了自身参与课程培训的经历及备课心得。
戴强在总结中明确指出,本次集体备课准备充分,已就教学重点与标准达成共识;同时强调,课程建设需进一步突出定位,紧扣服务西藏发展的核心目标。他明确提出:教学工作中要坚守正确政治导向,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聚焦西藏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强多学科融合,凝聚协同育人合力。
史本林副校长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学院对《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集体备课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交流互鉴统一课程认知、补齐短板,他对课程的立项建设予以高度认可。针对后续课程推进,史副校长提出明确方向:第一,抓根本,厘清“为何建课”与“课程是什么”的核心问题;第二,抓基本,确保每堂课均有具体案例支撑,并以核心主题统领教学内容;第三,抓重点,在备课与授课环节中,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及实践路径;第四,保实效,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深度结合西藏地区实际。他最后勉励全体授课教师,要树立信心,全力将课程打造成优质课程。
(文、图:栗鹏飞/审核:张林/编辑:付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