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教师代表发言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院长 陈鹏辉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承载着新的希望的隆重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首先,我代表全体老师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同学们加入民大大家庭!今天是教师节,我也借此机会,向刚才获得表彰的各位老师和所有同仁送上节日的美好祝福,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刚刚过去的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西藏,与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让我倍感亲切,备受鼓舞。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盛大阅兵仪式,看到国之重器挺进深蓝、搏击长空,我心潮澎湃;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深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我为同学们赶上这样一个盛世,开启你们新的起点感到无比庆幸。
刚才大家看到,顾祖成老师今年已经90岁高龄,但每天还在坚持工作,每次去看望他时,看到他笔耕不辍的状态,总能被他学无止境的那股劲感动,让人肃然起敬。在我们民大,有一大批像顾祖成老师一样潜心治学,诲人不倦的前辈学人,他们奠定了民大的独特魅力,他们是民大人的精神支柱。我为同学们成为民大这样一所有灵魂的学术殿堂的一员,感到无比的庆幸。
这两天,同学们来到民大,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建校60周年的贺信。贺信对民大学生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提出了明确目标。总书记希望同学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怎样共赴时代之约?采守宽书记为同学们上的开学第一课,提出了三个很好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而上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我们该如何上好大学”。这三个问题需要同学们思考。这里,我和同学们分享五个关键词:坚定、坚强、坚毅、坚持、坚守。
——坚定。在今天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一面是我们越来越接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但一面是一些人吃着中国饭、砸着中国碗,更有外部势力对我们的干扰破坏从来没有停止。那么,如何明辨是非?我讲一个故事。1935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三个问题振奋了师生们的爱国斗志、激励了家国情怀。今天,张伯苓的历史三问依然需要我们作答,我想回答好这三个问题,正义、正气、正直、正派,就会与你相随,你便能始终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坚强。老师们都希望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一帆风顺,但现实是读书成长的过程总会伴随着各种困难挑战。怎么办?是消沉、沮丧、颓废,还是以奋斗者的乐观积极面对?古人早有答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成长路上的所有苦与难,都不应是你的绊脚石,而是成长的阶梯。关键是,你要坚强,知难不难、迎难而进,做一个打不死的小强。
——坚毅。坚毅不是简单的坚持,而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是有激情的坚持。古人讲,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讲的是坚毅作为学品、人品的可贵。其实,我们读书成长的过程就是让书香之气不断充实内心的过程,就是让意志力千锤百炼的过程。你有激情的坚持,你成长路上就会充满自信、阳光、快乐、健康,无谓的焦虑、烦恼、迷茫、纠结自然会远你而去。
——坚持。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同学们现在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不管怎样变,你该读的书一本也不能少;该思考解决难题,不能望而却步。你要在增长学识、丰富见识中,通晓天下道理,所谓求学悟道。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你得坚持。只有坚持住了,你才能习得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才能获得真正的能力,而这正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
——坚守。坚守初心,方得始终。在现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同学们得为自己立下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坚守,在毕业之时,你将会遇见一个满意的自己。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寄语大学生“要励志,立鸿鹄之志,做奋斗者”。希望你们志存高远,由坚定到坚强、坚毅、坚持、坚守。在民大这块乐土上增长才识、修养品质、锤炼能力。民大就是大家的舞台,就在民大起舞吧!让我们共同努力,共赴时代之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