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军事理论课课程建设,9月11日晚,学生工作部(处)军事理论课教研室在一号办公楼213会议室举行集体备课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史本林,教务处副处长陈峰、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侯明、学生工作部副部(处)长易广川及军事理论课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陈峰主持。
会上,杨乐代表军事理论课教研室围绕课程建设与教学基本情况、课程定位、内容与目标、课程教学方法、教材使用情况、教学成效与特色亮点、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六个方面汇报了我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相关情况。其中,教师代表廖雪娇、国园园、陈蕾、格宗分别就教学实践进行了经验交流。
史本林充分肯定了军事理论课教研室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在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军事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集体备课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教师的集体合力和群体效应。他强调,要正确认识军事理论课,深刻把握军事理论课的课程定位与核心内涵。军事理论课程不仅是构建学生国防观念与军事知识体系的核心课程,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更是服务国家战略安全的必然要求。课程融合了政治、经济、科技、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知识,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团队协作精神和应对挑战的心理素质,这些素养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大有裨益。他希望全体军事理论课教师要多措并举讲好军事理论课。一是要充分把握点、线、面的关系,善于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切入,延伸至历史脉络与国际比较,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构建系统化、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层次感和吸引力。二是要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在保证课程标准统一的前提下,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专业背景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要创新教学方法,多采用动态、互动、沉浸式的教学手段,减少静态单向的理论灌输,提升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果。三是要紧密结合西藏区情与战略地位,课程必须立足西藏作为国家重要安全屏障和军事战略要地的特殊区情,重点讲清西藏周边安全形势及其在维护国家统一、边防巩固中的重大意义,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全过程。四要始终坚守教育教学中心任务,所有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都应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深挖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
本次集体备课会有效明确了新学期的教学方向与重点,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互鉴。下一步,学工部军事理论课教研室将认真落实会议要求,持续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深化教学方式创新,切实提升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陶昱辰/图:杨乐/审核:仁旦旺姆/编辑:付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