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铸牢讲堂”第44讲邀请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郑君雷教授作题为《边疆民族考古三题》的学术讲座。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民族学和历史师范等专业5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学习,讲座由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余小洪副教授主持。
郑君雷首先介绍了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著名学说,并进一步阐述了边疆考古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学说”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的交叉性、融通性。重点探讨了边疆民族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研究的相关问题,他指出,考古学文化的族属判断不能仅依赖单一文化因素,需结合历史文献、族群迁徙史、环境适应策略等多维度证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郑君雷通过对墓地布局、岩画、图像资料及“蛮夷印章”等实物证据的解读,探讨了“边疆民族社会组织的考古学研究”这一问题,揭示游牧社会可能存在牧团组织、部落联盟等层级结构。
余小洪作总结点评,他指出,郑君雷教授的精彩分享,整合了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证据,推动了边疆研究的跨学科融合,为边疆考古提供了理论框架与方法论指导。
(文、图:杜少鹏/审核:余小洪/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