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动西藏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增进高原群众健康福祉,10月11日,由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我校附属医院承办的第二届“西藏自治区基层医生知识更新培训班”在附属医院开班。30余名来自西藏各地市的基层医生将在陕西咸阳开启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罗旺次仁,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晓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戎利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冯广林等参加开班式。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继旺主持开班式。
陈晓明代表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致辞,他指出,基层医疗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基层医生是守护高原群众健康的“排头兵”。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本届培训班是科协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助力基层医疗能力提升的具体实践。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长期扎根一线,承担着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责,需持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希望各位学员充分认识此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端正态度,在学习上主动投入,在纪律上严格要求,切实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为推进健康西藏、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坚实力量。
戎利民代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致辞,回顾了中山三院与民大附院多年来的对口帮扶工作。他表示,医疗援藏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实践,是促进民族团结、保障人民健康的战略举措。中山三院始终将支援西藏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多年来与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建立起“目标同向、责任共担、发展共赢”的协作关系。通过此次培训,中山三院多位援藏专家能够进一步了解高原医疗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持续优化医疗援藏工作,为推动西藏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支持。
冯广林在讲话中提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为援藏医疗领域的国家主力单位,多年来在共同使命下携手同行,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此次培训班是各方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对西藏医疗事业的深厚情怀。交大一附院将秉持协作发展理念,继续支持民大附院三甲创建工作,通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程指导等方式,助力民大附院综合能力持续提升,强化西藏与内地医疗保障能力,持续推动健康西藏建设,书写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新篇章。
罗旺次仁代表学校致辞,系统介绍了我校建校以来聚焦西藏所需,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学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动校地合作,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附属医院作为学校服务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载体,要锚定三甲医院创建目标,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学科建设水平。要认真总结首期基层培训班经验,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紧密贴合基层实际,切实提升学员解决一线临床问题的能力,助力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基层、扎根基层。
主题报告阶段,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戎利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主任刘子锋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韩苏夏三位专家从“新形势下综合医院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基层医师能力提升”“院企联合研究院——探寻医学研产用金新模式”等方面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对提升西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将持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据悉,本次培训班为期一周,采取线下理论教学和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基本急救技术、传染病防控、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等内容进行授课,注重提升基层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后续培训将引入高水平专家手术直播教学与公益义诊两项特色环节,同步为参训学员提供临床观摩与实践交流机会,切实增强培训的实践性与社会服务功能。
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宁鹏表示,附属医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扎根,源源不断培养适应雪域高原卫生健康事业需求的优秀医学人才,持续提升高原基层医生综合服务能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西藏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附属医院/审核:宁鹏/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