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陕西省高校“一校帮一院”工作联席会议在我校秦汉校区召开。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西藏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于涵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我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采守宽主持。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渭,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艳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新波,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晓伟,长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黎开谊,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志飞,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刘振涛,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及8所“一校帮一院”高校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西藏自治区、陕西省有关部门相关处室负责同志,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罗旺次仁及领导班子成员,相关处室、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采守宽对与会领导、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陕西省教育厅、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和陕西省“一校帮一院”8所成员高校对我校事业发展的鼎力相助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会议旨在总结交流合作经验,探索双向共赢合作机制,共同开创“一校帮一院”工作的新局面。他希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两省区教育厅和各成员高校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的发展建设,力争在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重要贺信10周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时,能够产出一批高质量、标志性的成果,以优异成绩回报党中央的关怀厚爱。
罗旺次仁从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深化人才培养协作、强化科研指导合作和支持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汇报了“一校帮一院”工作开展以来我校取得的成绩,对两省区教育厅和8所高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从加强学科专业与师资队伍建设上求突破、深化协同育人机制上谋思路、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上下功夫、持续完善运行机制上出实策,不断提升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向着高水平区域一流的现代化大学目标努力奋斗。
陕西省“一校帮一院”8所成员高校结合工作实际,围绕交流互访、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协同等方面工作逐一介绍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就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行交流。
于涵强调,值此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重要贺信7周年之际召开的此次会议意义重大。两年来“一校帮一院”各项帮扶工作的扎实推进,为西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对工作取得的成绩感到振奋,对陕西省教育厅和8所高校“大手拉小手”以“国之大者”做好家门口的援藏工作表示感谢。他指出,值此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西藏教育急需各方面的大力支援。建设好西藏民族大学意义重大,是两省区的共同目标、共同责任,西藏民族大学要成为开放合作交流的桥头堡,“一校帮一院”这个模式要成为祖国各地教育援藏的示范田,陕西+西藏高校的共创共享必然能够打造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高地。他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推动支援内容从学科建设向全领域深化;二是要推动协作平台从校园向产学研全方位升级,三是推动保障机制从会议协调向制度体系转变。
王树声强调,西藏民族大学既是西藏的高校也是陕西的高校,他代表陕西省教工委、教育厅对学校为陕西省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对陕西省“一校帮一院”8所成员高校对西藏民族大学的无私帮扶表示感谢。他指出,陕西省委高度重视“一校帮一院”工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并亲自调研工作开展情况,陕西省教育厅和相关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重要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落实好相关工作。他指出,今后“一校帮一院”工作,一是要聚焦学科专业建设,明确需求,以博士点申报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是立足人才培养,围绕西藏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联合培养、联合实践、交流互学上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思政课”,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切实受益。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联合指导、组建科研团队等方式促进教师队伍的深度融合,以科技报国的精神凝聚“一校帮一院”工作的向心力,带动工作开展,打造一批优秀名师,让学校人才队伍“枝繁叶茂”。四是聚焦科研协同,发挥西藏民族大学地处陕西、服务西藏的独特优势资源和陕西省8所成员高校的科研优势,以全力支持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为依托,不断创新合作载体,结出一批服务西藏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科研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