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7日,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在山东大学举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邵卉芳副教授带领民族学硕士研究生索朗旺姆应邀参会。本次年会主题是“全球化与本土化对话中的民俗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年会共设立1场大会主旨发言和72个分会场专题研讨。
邵卉芳向大会提交了论文《民俗学的担当:学科教师如何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并担任“学脉薪传:民俗研究的传递、变革与当代实践”分会场的评议人。重点讨论新时代民俗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议题。索朗旺姆参加“守护之道:非遗保护的在地经验与全球视野”分会场研讨,她提交的论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波罗木刻”传承与创新研究》,她将传统木刻制作技艺与“两创”精神相联系,探讨了国家级非遗“波罗木刻”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传承现状以及传承与创新策略等。
师生们通过高水平的学术平台,与国内同行互动交流,有效提升了我校民族学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民族学专业田野研究、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大局汲取了宝贵经验。

(文:索朗旺姆/图:邵卉芳/审核:陈鹏辉/编辑:陈庆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