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0月3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葛晓莉带领80名学生,赴西北工业大学及西安博物院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活动。
师生一行抵达西北工业大学。在校史馆,同学们跟随讲解员,通过珍贵史料与实物,重温了学校从抗战烽火中建校、西迁办学到服务国防的辉煌历程,深刻感悟了“公诚勇毅”的校训和“扎根西部、献身国防”的奉献精神。在航空航天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各式飞机实体与模型生动展现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近距离接触这些“国之重器”,同学们为国家科技实力的崛起感到震撼,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担当。
在西安博物院。在专业讲解的引导下,同学们徜徉于“古都西安”通史陈列,从周秦汉唐的青铜器、玉器、陶俑等文物中,系统了解了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馆藏珍品不仅呈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也见证了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壮阔篇章,使大家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实践教学将课堂延伸至校外,通过实地参访与现场教学,使课程内容更加鲜活。同学们一致认为,此行开阔了视野,深化了理论认知,更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体会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坚定了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学习与未来的决心。
通过本次“行走的课堂”活动,将深厚的历史滋养转化为笃定的前行力量。让同学们从西工大精神中深刻领悟爱国奉献传统,从博物院的文物中深切体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心、践于行,真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图:葛晓莉/审核:刘权政/编辑:陈庆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