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首不知看了多久书,揉揉僵硬的脖子,倚窗,看窗外夜暮低垂。闭眼,聆听淅淅雨声,微笑,心突然就变得无比平静,杂七杂八诸多琐事皆沉脑海。便又想起一些往事来,恍如昨,亦如隔世。
(一)那年桃花别样红
细雨迷蒙三月,桃花杨柳春风——正是桃红梨白时。心情甚悦,适逢周末,按耐不住欣喜,遂约几名挚友,徒步前往桃花岛赏桃花。
千丈袅晴空。暖阳正好,风里带着青草的气息,闭眼,迎风,任风拂过长发。就这样一路笑闹,合拍几张照片,路不觉长,走着也不累。走上吊桥,抓着铁索,恶作剧似的使劲地摇,并且使劲跺脚,看着对方的窘迫样,遂大笑。
似是终于想起来时的目的,便互挽着奔向桃花林。
桃花开的正好,不禁想起一句诗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年的桃花与往年并无不同,却觉其更为绚烂似火。许是今年桃花树下赏花的人心境不同吧。举起相机,把瞬间定格成永恒。 或许多年以后,再无意中翻出今日今时的记忆,看着那绚烂桃花下几张稚嫩的容颜,再想到那时的我们,应该是会嘴角扬起的吧。
唯愿清香似旧时。
(二)青石板街你撑伞,回眸举步望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南方的雨季里,雨丝缠缠绵绵,漫说着相思。街旁鳞次栉比的店铺,镂空雕花窗的楼阁,延展悠长的青色石板——风景依然。远处,有穿着碎花长裙的女子,撑着油纸伞,素墨泼落而成的梅花,妙笔生香。款款而来,行至小巷转角处,转身,一缕冷香远,晕散了墙角丁香花的明媚,只留给身后一个清丽的素影。有歌声遥闻:“秦时明月映沱江,烟雨落凤凰……虹桥上你回眸举步望,阁楼染秋霜,你说爱我时的模样,还像千年前一样…"那些清闲午后,独自一人去古城漫步,叼着一支画糖,抛却一切纷杂,沉浸于古城那份沉静之美;而夜色中的古城,是梦幻迷离的,天桥下有艺人,咿呀拉着二胡,或有卖书籍的老爷爷,和蔼招呼客人,斑驳泛黄的线装古籍,可穿越历史风云。
我喜欢古城,爱那份雅致古典的气息,总觉得她该是一位秀外慧中、气质优雅的女子,轻而易举地就激起了我对她的虔诚。每当置身于其中,连原本大大咧咧的我也收起了顽性,变得安静起来。
漫步雨中,执一把油纸伞,是那种印有青蓝色花的油纸伞,色如蜡染。有着精致的伞柄,还有一种特有的香味。我是极爱它的——十八岁生日姐姐所赠。我总觉得,它该属于古雅的。古朴典雅的古城才是它的归宿,世间的繁华与喧嚣,于它,都是一种亵渎。它该在这幅清雅婉约的水墨画里,独守那一份清韵。
上了大学,离家远了,再加上时间紧迫,闲暇午后悠游古城,竟也变得无比奢侈。
(三)赌书消得泼茶香
桌上一杯清茗,浓淡正相宜。素洁的瓷,杯身印有青花。
茶,是书店主人所赠。
这是一家古籍书店。位置稍有些偏,恰好,正也远离了喧嚣与尘火。店内却布置的很典雅,满目琳琅的书整整齐齐,墙上挂了许多书画,还有专门的茶室。尤其难得的,是那一室的茶香。
我是不懂茶的,更不用说品茶了。但却爱喝,入口微苦,后便觉甘甜,唇齿留香。但得浅尝辄止,豪饮却是无比失味的。
当初发现这家书店,着实让我惊喜了很久。
店主是位年轻的女子,举止优雅,待人温和,且泡得一手好茶——这是难能可贵的,于我而言。
于是便爱上了这里,空闲,便来坐坐。或约几位好友,置一卷书,桌上放一杯清茶,静坐,一待便是一下午。这种静谧的时光是无比精贵的。竟无比羡慕起这位女子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与书为友,以茶为伴。这种宠辱不惊,优雅聪慧的女子,向来是我所崇敬的。
一回生,二回熟,渐渐地彼此便熟络起来。见我们是在校高中生,对我们更亲切,用她的话说:爱书的孩子,都是乖孩子。所以时常给我们泡几杯茶,或者给我们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四)感言
左季高先生说:“人生读书,得力不过数年,十六以前,知识未开,二十五以后,人事渐杂,此数年中放过,则无成矣。”而如今的我们,正处于左季高先生所说的年华,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流年可以偷换,时光可以暗转,唯独不会改变的,将是我们的心态:勿忘初衷,坚定脚下的位置。
行走,静赏沿途的风景,追寻最初的梦想。
大学,梦萦的地方,让青春恣意绽放。
人间万事消磨尽,唯愿清香似旧时——笔墨又怎么书的尽素年锦时呢?
作者:杨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