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及《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文件精神,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健康营养知识,推进中医药健康文化科学普及,丰富大健康知识,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近日,我校医学院与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合作共建的“中(藏)医药健康科普宣教培训基地”获得批复。基地负责人孙芳云、赵勤、张晓英;联络人董鸿智、索朗卓玛、卡毛草、姜钊。
藏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2006年藏医药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医药是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医药体系,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尤其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病毒性肝炎、高原病及某些疑难疾病方面作用独特,疗效确切。但是由于缺乏宣传科普,藏医药该有的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影响了西藏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我校医学院具有深厚的藏医药研究背景和良好的软硬件设施。师资队伍方面,附属医院拥有藏医药科室,医学院开设有藏医药概论课程,藏医药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科研硬件方面,藏药研发拥有雄厚的藏药成分测定、活性测定研究开发力量和先进的实验条件,现有藏药研究试验室面积达5230平方米,包括藏医药标本馆、藏药成分分析实验室、藏药药效测定实验室、藏药筛选平台、藏药筛选化合物库、藏药制剂室,实验动物房等。合作交流方面,与西藏藏医学院共建西藏藏医药区域协同创新中心。这些有利条件将为中(藏)医药科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本科普基地将着力于中(藏)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文化科普”“产品科普”“技术科普”“产业科普”,以“健康科普”全力助推中(藏)医药大健康“产、学、研、用”等文化科普知识宣传。
(文:医学院/审核:王少康/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