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图片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部不断增强文献资源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夯实文献资源建设在高校图书馆发展中的核心基础地位,结合新时代读者阅读需求多元化的特点,不断优化文献建设策略,加强馆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为学校教学、科研、育人提供了坚实的文献信息保障。
加强提升文献建设者业务素质,把采访责任“扛起来”。图书馆紧紧围绕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目标,精心打造出一支不同学科背景、具备高级职称和硕士学位的采访馆员队伍,采访馆员充分掌握读者的需求、熟悉馆藏结构、关注出版信息,结合学校实际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馆藏体系,加强民族学、藏学的采访工作,形成了涉藏地方文献、南亚图书、藏汉文古籍、外文文献等覆盖多学科、多语种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发挥好文献资源建设者桥梁纽带作用,“为书找人、为人找书”。为了增加图书的流通率,自2014年以来,图书馆及时搜集、整理新上架图书目录,形成“新书通报”。“新书通报”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新书进行分类整理,并及时发布到学校科研交流平台QQ群和各学院QQ群。近年来,共制作“新书通报”约70余次,发布了约30万种新书信息。“新书通报”揭示了新上架图书的基本信息,促进了图书借阅率、提高了图书流通量,体现了图书馆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服务理念,凸显了文献建设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了校园阅读、学习氛围。
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者服务精准度,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图书馆不断创新纸质文献采购模式,对接院系师生,通过图书馆业务OPAC系统“读者荐购”栏目收集师生个性化的文献信息需求,对于在系统里提交的信息,图书馆始终把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工作人员做到“一回复、二通知、三发布、四推送、五导读”的荐购反馈模式,提高了读者对信息资源的满意率。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荐购图书约500余种,相关工作开展既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又优化馆藏结构,提升了馆藏质量。
今后,图书馆将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构建深度契合的多元化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为我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文献资源。
(文、图:崔荩、于丽萍/审核:刘伟光/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