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短波

【贯彻二十大】民族研究院邀请西北大学魏冬教授作学术讲座

来源:民族研究院发布时间:2022-12-15本文已被浏览 3386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月12日,民族研究院邀请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魏冬教授题为《孔子形象在藏文文献中的历史嬗变》学术讲座。讲座通过腾讯会议举行,师生80余人参加,辛雷乾副教授主持。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在古代,孔子的影响是否传播到了西藏?西藏的人们又是如何看待孔子?这些问题一直以来是学界争议的论题。魏冬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大量的藏文历史文献进行分析论证,回应了这些问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认为,在吐蕃时期藏族已经开始了解孔子,由于受苯教、佛教的影响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藏族文化中的孔子形象同汉文化相比有较大差异;元明时期,受藏传佛教影响,孔子被看作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是中原祭祀、禳灾、仪轨、历算文化的代表人物;清代时期,随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一步深化,对孔子的认知更加贴近历史的真实。今天,随着科学文化教育的普及,藏族一改传统的宗教观念,认为孔子不是传统的宗教人物,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是哲人,是智者,他所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价值观,以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都比以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更为广泛的认同。

魏冬在总结中说汉藏文化本是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事实证明,只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了好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文化政策,民族间的文化才能更好交往交流交融;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才能更好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辛雷乾/审核:丹曲/编辑:陈庆芝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