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晚,西北师范大学李生滨教授受邀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沈从文与京派文人的魅力》学术讲座。栗军教授主持讲座。
李生滨从鲁迅的《阿Q正传》和《孔乙己》说起,认为鲁迅的从容叙事中包含着“读书人”的生存焦虑,由此谈及“现代文化偏向平民化和生活化的价值趋向”。他将沈从文定义为“一个敏感而执拗的乡下人”,由沈从文的生平和文学创作过程,论及沈从文的人性观和审美选择对其小说题材摄取的影响。他将沈从文小说分为两类题材:一是有关乡村和抹布阶级题材,沈从文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而表达了其健康人性观;二是有关城市与知识阶级题材,沈从文以自然人性的道德尺度揭露了城市和知识阶级的病态,鞭挞了衣冠社会人性的堕落和道德的沦丧。他还从沈从文小说对“声音”的重视出发,归结了沈从文小说表现出来的温柔淡远的牧歌情调、抒情性、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等三个特点。
李生滨还对听讲同学提出的各种问题作了拓展性解答,提出一些文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
(文、图:王汶涛/审核:王军君/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