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题材视野宏阔。《民族地区语言与艺术研究》辑刊创刊于2021年6月,设有民族地区语言研究、民族艺术研究、学术调研、民族地区社科项目综述、学术书评等栏目。第一辑已于2022年8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ISBN 978-7-223-07163-5),全文知网可检索。第二辑继续遵循本刊办刊宗旨,所辑录的研究成果仍以民族地区语言、民族艺术为对象,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时间维度,对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教育、民族地区的语言、民族艺术展开研究,为推进民族地区一体化发展、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研究包括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应用以及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研究等内容,涉及西藏、新疆、内蒙、东北及西南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应用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民族艺术包括绘画、小说、散文、电影、舞台剧、民歌的研究,以及民族文化交流的研究等。本辑的研究选题贴近现实,继续以服务、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服务。本辑的作者群体中,既有长期从事学术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也有学术新秀,作者们都表现出了潜心研究、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
二、研究内容特色鲜明。“民族地区语言研究”是该辑的第一个栏目,也是本辑的主要栏目。本栏目的11篇文章,聚焦西藏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民族地区的地名用字以及历史文献中的民族语言文字,形成了重视“文献”“理论”和“应用”紧密结合的研究特色。“民族艺术研究”栏目的10篇论文,主要探讨西藏的文化艺术、民族文学艺术,以及汉藏文化交流背景下的西藏历法的形成过程等问题,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细节,对宣传普及和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学术调研”栏目的3篇文章,对布朗族民歌、新疆中职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及民族高校文艺学课程教学方面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民族地区社科项目综述”栏目5篇文章,是西藏民族大学及西藏自治区高校2023年立项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论证书,也是项目申报者的前期研究成果。收录这些获批项目的申报书,可为后续申报提供范本,也有助于追踪学术前沿。本辑所辑学术研究成果虽各自观点和视野有所不同,但都能做到精准定位,紧扣时代主题,是各自的潜心之作。
三、研究观点富于创新。本辑的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及各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以及文化艺术展开理论思考与研究。《西藏地区汉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提出要尽早建立汉语教育学理论框架,《清代民国时期四川方志中的民族语词考察》展示了旧方志文献在民族语词的历史及其与汉语的关系研究方面的价值。《西藏视觉文化中的自然意象》揭示了西藏视觉文化中的自然意象所蕴涵的宗教-哲学和艺术-审美的两层意蕴,《<敖鲁古雅>驯鹿人的文化传承困境与民族志解析》呈现了鄂温克人文化传承现状及其困境,《论于坚后退式散文的慢速美学——以<希腊记><印度记><建水记>为例》从美学视角解读于坚的文化行旅散文,探讨了在当下快节奏的日常生活中“慢速美学”的诗意生存路径,等等。研究所及立足于现实,学术视野宽广,颇具创新性,是学术研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佳作。
四、研究成果蕴含价值。总体来看,本辑研究成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料价值。语言类成果大多属于基础研究,可为汉语言及民族语言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语料;学术调研的成果,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田野资料;民族艺术研究,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形式,为相关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实践价值。本辑中,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教育、文献语言、方言及民族语的研究,以及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对于语言文字的教育教学、文献整理、方言及少数民族语的保护以及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此外,民族地区社科项目综述的成果,发挥了学术研究的孵化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