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大风采

【“援缘”流长 我与民大的故事】一次援藏行 一生西藏情 (北京外国语大学 彭萍)

来源:西藏民族大学首页发布时间:2024-11-18本文已被浏览 1375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编者按2002年7月,教育部明确由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学院。此后,在中央和各部委关心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众多高校相继响应中央决策部署,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学建设,先后派出200余名援藏干部来校任职任教,助力西藏民族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一轮轮援藏干部用无私奉献和青春热血书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时代篇章,和西藏民族大学师生一道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为服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不遗余力。

为更好地宣传对口支援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援藏工作以及广大援藏干部的奉献精神,学校特开设《“援缘”流长——我与民大的故事》专栏,通过援藏干部的笔尖共同回忆他们民大的故事,以此表达民大人对所有援助单位和援藏干部的崇敬和怀念。

一次援藏行 一生西藏情

北京外国语大学 彭萍

 
彭萍(左一)向我校赠送图书

曾几何时,西藏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充满了太多神秘的色彩。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和西藏结下如此深厚的感情,西藏会对我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源于2016年夏天,那是我援藏工作的开始。

其实,我参加援藏工作,并不是自愿报名,而是组织上的安排。组织上通知我,我是最合适的援藏人选,尽管出乎意料,我还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因为在我看来,共产党员就应该在组织需要的时候,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组织安排;作为一名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2016年7月,我告别了心爱的家人,毫无怨言地踏上了自己的援藏之旅,成为北外第一位援藏干部。在西藏民族大学,我担任外语学院副院长,分管对口支援、科研、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等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很快适应了分管的工作

援藏两年间,我尽自己所能为民大外语学院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在英语教研活动中,毫无保留地与教师们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在学术沙龙活动上,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激发老师们的学术灵感。两年间,共举办多次教师沙龙,多次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建议,不少老师在我的鼓励帮助下发表了优秀论文。我还积极带领同事申报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7月,我作为项目主持人带领教师以西藏民大名义成功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带领教师成功申请到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我们团队撰写和发表多篇论文,激发了老师们投身科研的积极性。还带领青年教师编写并出版了《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和《研究生英语听说教程》等,为民大外语学院联系出版适合民族院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更值得庆贺的是,2017年经过我和民大同事的不懈努力,西藏民大外语学院翻译硕士(笔译)项目成功获得教育部批准

作为一名援藏干部,我深知,自己是北外与民大合作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两年里,我积极协调北外与民大开展了多次校际交流活动,举办了学生友谊辩论赛,落实了西藏民大教师赴北外访学,邀请了北外知名教师及国内外知名学者赴民大开办讲座等。为丰富民大外语类藏书,2016年12月我向民大图书馆捐赠了100册新图书。

对我来说,援藏工作更似一种缘分,也日渐成为一种情怀。2017年,在阿里工作的一名援友向我打听西藏民大助学金的事情,说他们县有一名藏族学生考上了西藏民大,但家庭非常困难。听到这一消息,我马上与先生商量,要承担这名学生的路费和学费,但县里会帮助学生解决路费和学费,而且西藏民大也有针对困难学生的补助政策最终,我决定为这名学生提供四年每月500元的生活费如今,这名学生已经学成回到阿里工作,也时常与我联系我感到无限欣慰。

援藏两年间,我特别加强对党的治藏方略的学习和贯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战略思想,深刻理解老西藏精神及其新的时代内涵。通过理论学习和西藏实地考察,进一步加深了对西藏的认识,加深了对西藏的感情。我为自己能成为一名援藏干部而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

两年的时间说长也短,2018年8月,援藏期满。援藏结束后,我应邀成为西藏大学客座教授和西藏民族大学兼职教授,我的援藏工作并没有因为回到原单位而结束,而是又一次开启了新的征程。这几年,我带领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大学等西部院校教师编写更适合西部院校使用的《旅游英语综合教程》,继续为西藏高校外语学科发展助力,为青年教师辅导项目申报,为西藏外语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援藏工作已结束六年,我与民大的同事依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她们然是我的家人。每次回到民大,我都会由衷地感慨:又回家了!

离开民大的那天我在微信朋友圈里深情地写道:“两年的援藏提升了我的觉悟,加深了我对西藏的感情,也使我变得更有情怀,更深刻地理解了奉献的含义和意义!一次援藏行,一生西藏情!天下没有远方,处处都是故乡。”

 

(作者简介:彭萍,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英语学院副院长,2016年赴西藏民族大学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