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成果推介】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陈武强教授的论文《边地贡使与朝贡规范——明代朝贡例的演变》正式发表

来源:西藏民族大学首页发布时间:2024-12-02本文已被浏览 63018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一、论文简介

由陈武强独立作者的《边地贡使与朝贡规范——明代朝贡例的演变》,于2024年11月由《经济社会史评论》正式发表。全文2.5万字,首次关注并系统阐述了明代朝贡法规——例。朝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很多国家和地区。这个系统的维系,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朝贡规定,朝贡活动就不可能正常进行。因此可以说,朝贡法律法规是诠释明代朝贡制度的钥匙!而“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法规。然而,学界在研究明代朝贡制度相关问题时却很少予以关注。文章系统梳理了明代重要的朝贡例及其相关内容,明确提出并分析了洪武例、永乐例、成化年间例、隆庆三年例、迤西进贡例及乌思藏例等朝贡例的形成、不同时期的变化与区别,为全面研究明代朝贡制度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和新视角。

全文分为6个部分。1部分详细阐述了“洪武例”及相关朝贡事宜之“例”的颁行2部分对永乐时期朝贡赏赐“例”加入边地朝贡规范体系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第3部分论述了成化年间朝贡诸“例”对边地朝贡活动的严格规范;第4部分叙述了弘治蒙古进贡例与嘉靖朝的“以例定例”;第5部分对“隆庆三年例”及边地朝贡法律地位的上升作了全面分析和总结;最后是结语。

朝贡制度是明代重要的外交制度,同时也是制约和管理边疆地区的重要方式。通过“贡”与“赐”,明廷与周边国家及边疆地区建立起一种关系秩序体系。这种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廷与周边诸国的朝贡及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对外关系体系。二是明廷与边疆地区的朝贡及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边疆管理体系。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明代独特的对外关系格局和边疆治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王朝的政治统治特点。论文的发表对于明代朝贡制度运作中法制的重要性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为学界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思路和方法,即法学、史学和边疆学的交叉研究,同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作者简介

陈武强,男,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明史、宋史、西部边疆史和西北少数民族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近年来,先后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广西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北方民族大学学报》《西藏大学学报》《西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甘肃省、陕西省、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多项。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