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学生深刻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内涵与独特魅力,切实增强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12月2日,民族研究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为依托,组织2023级民族学专业研究生和2022级民族学专业本科生约50名学生赴兴平市马嵬驿开展教学实践。
马嵬驿作为历史文化名地,是关中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学们参观了民俗作坊街、民俗小吃街、民俗文化展示街等具有民俗特色文化的街区及茶楼、戏楼、珍禽园等自然文化区,观察感知了各式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及其活化发展。
寓教于乐的教学实践模式使同学们通过亲身经历与切实感受,将非遗知识深刻地印入心中,为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传承之路上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文:刘庭玉/图:鄢然/审核:刘玉皑/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