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切缅怀学校首任校长张国华将军的丰功伟绩,传承发扬“老西藏精神”,激励各族师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12月23日至24日,学校开展“缅怀张国华校长·传承老西藏精神”系列纪念活动。
“守初心,担使命,爱党、爱国、爱人民!传承红色基因,为西藏发展做贡献,有我!”在一位戎装老同志的带领下,300余名师生的铮铮誓言在渭城校区学术报告厅中回荡,字字铿锵、声声发聩。这位老同志就是装甲兵工程学院指挥管理系原主任、装备发展史和坦克使用专家、十八军后代芦继兵大校。23日晚,学校邀请芦继兵大校以《无私、忠诚、奉献》为题作专题讲座,讲座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罗旺次仁主持。学校领导次仁旺堆、史本林、马静、任晓伟、焦忠武、次旦玉珍、王浩、张宏伟,校直部门、各学院、附属单位负责同志及各族师生代表、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共同聆听了精彩讲座。
讲座中,芦继兵用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一件件感人的故事、一组组详实的数据,重温了十八军战士进军西藏、解放西藏、保卫西藏、建设西藏的艰难岁月,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阐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新西藏的伟大真理,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深刻思考和强烈共鸣,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是谁帮咱们翻了身?是谁帮咱们得解放?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芦继兵激动地说到,十八军进藏74年来,西藏从极端落后到逐步走向现代化;74年来,西藏人民从倍受奴役到当家作主。今天,一个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新西藏正呈现在世人面前。他号召青年学子一定要发扬优良传统,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领悟初心、坚守初心、实践初心,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肩负起新时代强国重担,让五星红旗在心中永远高高飘扬。
24日上午,学校在渭城校区新图书馆张国华校长雕塑前隆重举行敬献花篮活动。党委副书记、校长罗旺次仁,芦继兵大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宏伟,学校退休干部、原十八军战士朱庆春,离退休干部代表以及各部门、各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史本林主持。
8点50分,活动正式开始,全场齐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并向张国华校长像默哀致敬。默哀毕,师生代表缓步上前,深情朗诵原创诗歌《缅怀张国华校长,传承老西藏精神》。“正步走!”在深沉悠长的《献花曲》中,国旗护卫队稳稳抬起花篮,迈着有力的步伐,缓缓走向张国华校长雕塑,将中共西藏民族大学委员会和西藏民族大学全体师生敬献的花篮庄严地摆放在雕塑前。鲜艳的百合、红掌、紫罗兰簇拥绽放,寄托着全体师生对张国华校长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红底缎带上书写的“张国华校长永垂不朽”“缅怀张国华校长、传承老西藏精神”金色大字,格外醒目,熠熠生辉。罗旺次仁、朱庆春缓步来到雕塑前,驻足凝视,代表全校师生仔细整理花篮缎带。随后,离退休干部代表上前敬献哈达,各族师生代表整齐列队上前敬献鲜花,并向张国华校长像行三鞠躬礼,缅怀他为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追思他忠于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崇高风范。
24日上午9点30分,“缅怀张国华校长·传承老西藏精神”师生座谈会在五一新村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各族师生代表、离退休干部代表共聚一堂,深情缅怀以张国华校长为代表的老西藏、老革命们的卓越功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芦继兵大校,离退休干部徐明副教授、朱红教授、周德仓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曹水群教授,学生代表旦增赤来、扎西确杰从不同视角讲述了张国华校长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道德品质,表达了对老西藏、老革命们的深深敬意。他们表示,张国华校长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带到了学校,让老西藏精神成为了鼓舞一代又一代民大人“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宝贵财富,不断激励着全校师生焕发新斗志、奋进新征程。
史本林回顾了张国华校长的革命生涯和不朽功勋。他指出,张国华校长始终重视西藏的民族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批忠实于祖国、忠实于社会主义、忠实于西藏人民的少数民族干部。西藏民族大学全体师生要淬炼信仰,汲取初心力量,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凝聚共识,担负时代使命,将对张国华校长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进一步发扬爱国忠诚的新时代“老西藏精神”,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做出民大贡献。要激发斗志,讲好民大故事,广泛开展“老西藏精神”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缅怀张国华校长、传承“老西藏”精神的良好氛围,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迎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要赓续使命,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文:宣传部/图:胡建彬/审核:周亚娟/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