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大新闻

喜讯!我校18门课程被认定为第二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5-03-10本文已被浏览 2415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近日,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了《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的通知》(藏教厅〔2025〕19号),正式公布了第二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我校18门课程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占立项总数的36%,立项数居区内高校首位。共3个类型,其中“电子文件管理”等12门线下课程,“西藏考古”等3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药理学”等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学校获批第二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类别

1

电子文件管理

侯希文

管理学院

线下课程

 

2

西藏当代文学

胡沛萍

文学院

3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陈洁

信息工程学院

4

创新创业教育

王建伟

管理学院

5

刑事诉讼法

张伟

法学院

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金石

新闻传播学院

7

财务管理

张晓雁

财经学院

8

病理学

张洁

医学院

9

民族志导论

刘玉皑

民族研究院

10

内科护理学

何瑛

医学院

11

英语语言学

李葆卫

外语学院

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张云霏

马克思主义学院

13

西藏考古

余小洪

民族研究院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14

高原污水处理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孟江

信息工程学院

1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杨俊玲

信息工程学院

16

药理学

张晓英

医学院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17

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

陈鹏辉

民族研究院

18

C语言程序设计

王弘

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在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2024年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的通知》下发后,学校精心策划,进一步做实、做细申报组织工作,摸底教师申报意向,组织申报专项培训,助力我校教师在本次自治区级一流课程申报中取得好成绩。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全面贯彻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坚持课程建设“两性一度”标准,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改革课程管理模式、丰富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持续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等措施,学校分层布局,分类建设,培育打造了各级各类一流课程,构筑了国家级、自治区级、校级三级一流课程建设体系。

此次获批18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不仅是对我校教育教学与课程建设所取得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我校长期以来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内涵建设努力的成果。一流课程支撑一流专业,一流专业支撑一流学科,下一步,学校将以此为新起点,继续稳步前行,充分发挥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各立项培育课程建设进度和成效的督促和管理,引导和鼓励各类课程教学团队广泛交流研讨、借鉴吸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经验,按照国家一流课程标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建设成效,努力打造更多优质、多样化的一流课程,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文:教务处/审核:秦国华/编辑:陈庆芝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