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民族研究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等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学校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以“格桑花开映初心 强国有我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教育活动,本次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观看抗震救灾纪录片、互动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以青春力量共筑中国梦。
抗震救灾显担当,民族团结践初心
针对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灾情,民族研究院特别设置“抗震救灾精神”专题学习环节。通过观看抗震救灾纪录片,学生们了解到了“中国温度”与“中国速度”。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迅速部署救援,各方救援力量10分钟内抵达灾区,使得4.75万名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这些数据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而广大青年学生更应成为传承与践行这一精神的先锋力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主题班会凝共识,格桑精神入人心
开学第一周,各班级围绕“格桑花开映初心”主题召开班会。通过观看西藏定日县抗震救灾纪录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震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师生共同回顾了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感人场景。这一场景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班会上,同学们表示:“全国人民的支援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本领,回报社会。”班主任老师结合新学期目标,引导学生制定个人成长计划,鼓励大家以格桑花坚韧不拔的精神迎接挑战,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青春逐梦新时代,强国有我创未来
今天,我们站在民族复兴的新起点上,以“强国有我”的誓言书写青春答卷。西藏定日县抗震救灾中,那些在废墟中坚持学习的藏族少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韧与担当;全国上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壮举,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凝聚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格桑花的精神扎根祖国大地,用专业知识赋能乡村振兴,用民族团结之光照亮前行道路。
本次“开学第一课”以“格桑花开”为象征,将灾难教育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激励师生以初心映照使命,以行动书写担当。未来,民族研究院将持续深化主题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在强国征程中绽放青春光芒,共同绘制民族团结与时代奋进的壮美画卷!
(文、图:张茜/审核:魏金川/编辑:付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