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春寒依旧,我校秦汉校区国华楼801会议室里暖意融融,一场主题为“我们在一起”的日喀则地震受灾学生座谈会在此温情召开。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扎堆,各学院副书记,40名受灾学生、抗震救灾志愿者代表齐聚一堂,分享抗震救灾“我们在一起”的故事。
座谈会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日喀则抗震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的批示精神中拉开序幕,共同感受党和国家对西藏工作、西藏各族人民的关怀与厚爱。随后,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王卫,详细汇报了学校开展“我们在一起”抗震救灾专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地震发生后,学校迅速行动,以“三个精准”织密帮扶救助网络:精准建立246名重灾学生档案,精准发放25.4万元困难补助,精准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专线,构建起 "物质 + 精神" 双重保障体系,帮助受灾学生重拾信心,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7位学生代表与志愿者结合切身经历和亲身参与,依次分享抗震救灾的故事。他们中,有地震时的恐慌与无助,感恩学校"我们在一起" 的坚强后盾,重燃生活希望;有抗震救灾现场的温暖与感激,深刻领会到民族团结伟力,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强大与力量;有讲述自己作为学生党员的先锋与冲锋,积极投身重建家园工作,在服务群众中提升服务社会本领。7位学生的故事,能量满满,充满了战胜灾难的信心,充满对党和国家、对学校的感恩,充满建设家乡、奉献祖国的决心,充分彰显了民大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扎堆作总结讲话。他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我们在一起”,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他希望同学们,一要感悟制度优势,传承精神力量。把日喀则抗震救灾中亲身经历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温度”转化为向上向善的精神动力,发扬“老西藏精神”,在现代化新西藏的建设中砥砺奋进,建功立业。二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参与抗震救灾中展现出的团结精神融入到“我们在一起”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讲好新时代的民大团结故事,作新时代民大代言人。三要敢于直面困难,实现成长蜕变。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大风大浪面前不断加强心理建设,不断学习成长,把自己历练成为一棵能够栉风沐雨的参天大树。四是提升专业能力,勇担时代使命。珍惜学习机会,做好学业规划,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努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奉献国家的实践力量。
(文:孙菁/图:资助中心/审核:王卫/编辑:付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