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短波

我校南亚所教师参加2025年中国南亚语种学会年会并作发言

来源:南亚研究所发布时间:2025-04-15本文已被浏览 585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4月11日,我校南亚研究所赵家红教授、陶云静博士以及外语学院教师格桑曲珍应邀参加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探索中国南亚学的文化路径:固本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南亚学会分会南亚语种学会2025年会。本次盛会以“南亚十载水木论道,古学新说无间西东”为主题,历时三天,汇聚了众多南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南亚文化、历史、宗教、国情及语言教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前景。

会议共设立五个分会场,分别围绕南亚文学与世界文学、国情外交与战略、宗教文化与社会、语言文化与历史以及南亚语种教学与中国—南亚互鉴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分会场的专题研讨为与会学者提供了宝贵的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平台,充分展现了南亚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陶云静在第五分会场发表了题为《探索中国南亚学的文化路径:固本与创新——基于日本对尼泊尔早期研究(18991970)的启示》的报告。她通过严谨的文献考证与历史分析,系统地回顾了日本自19世纪末对尼泊尔的研究历程,揭示了其研究的三个主要阶段,并强调了在气候、地质、民族学等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报告建议中国南亚学应建立“自然——人文”研究框架,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技术转化和政策应用,确保持续的学术投入,推动长期研究。

格桑曲珍则以《红星照耀新中国——一位印度学者的中国之旅》为题,基于印度学者拉胡尔·桑格热德雅1958年的旅华游记,深入剖析了其对中国发展成就及中共领导能力的观察。她指出,印度学者眼中的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次会议使南亚所参会教师对南亚多领域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校南亚所今后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南亚学术事业的持续创新发展。

(文南亚所/审核赵家红/编辑:陈庆芝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