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增强党校培训学员的党性修养和责任感、使命感,4月19日,文学院党委书记任秀丽带领第17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全体学员及师生党员代表30余人,前往扶眉战役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参观学习。
学员们首先来到扶眉战役纪念馆,重温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的重要历史。在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前,全体人员列队肃立,齐声高唱国歌、默哀致敬、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学员们步入纪念馆展厅,深入了解扶眉战役的过程与重大意义。展厅内泛黄的文字史料、珍贵的图片影像和陈列的烈士遗物,都生动地展现了彭德怀、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光辉的革命生涯和卓著的历史功勋。“烈士平均年龄25岁,最小的仅有14岁”,解放军指战员们不畏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让师生们无不为之动容。讲解结束后,师生们瞻仰了烈士陵园,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师生一行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实践学习。在讲解员引导下,学员们依次参观了“青铜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四个主题展厅,近距离观摩了“何尊”“逨盘”“秦公镈”等国宝重器。在镇馆之宝“何尊”前,讲解员重点解读了铭文“宅兹中国”的历史渊源,让学员们看到了迄今发现的“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感受青铜器上的铭文意蕴。透过造型各异的青铜礼器,大家系统了解了宝鸡作为“青铜之乡”的悠久历史、周代礼制文明的核心内涵,以及中华文明从周秦奠基到汉唐兴盛的历史脉络,深切体会到“周礼”文化的精神底蕴与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此次学习活动是学院党委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筑牢信仰根基的重要举措。通过“革命精神+传统文化”的双重浸润,为党员发展对象和师生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革命精神为指引,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与牺牲精神,在学思践悟中锤炼党性修养。同时,积极汲取传统文化力量,立足专业学习与实践,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到学习和工作中,为“人文民大”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文:郭盈欣、武玮/图:文学院/审核:任秀丽/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