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大新闻

我校首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新见明清时期央地关系藏文文献文物整理与研究”开题会召开

来源:科研处发布时间:2025-05-12本文已被浏览 1283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5月10日,我校周润年教授团队获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4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新见明清时期央地关系藏文文献文物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召开。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东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藏社会主义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阿坝州藏文编译局、四川旅游学院、绵阳师范学院、拉萨师范学院、中国藏学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等20余家科研机构、高校及出版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课题设计、研究路径及学术价值展开深入研讨,共同为项目的深化推进建言献策。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采守宽,学校办公室、科研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民族研究院班子成员、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任晓伟教授主持。



采守宽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该项目是我校近年来第三次获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也是首次获批立项国家社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实现了学校高级别科研项目立项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校科学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希望项目组以本次开题会为契机,更好地吸纳和整合专家意见,深入开展富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调查研究,按时、高质量完成项目研究,产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成果。希望学校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周润年教授团队,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切实保障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展。

教育部长江学者、东南大学王启龙教授致辞。他指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见明清时期央地关系藏文文献文物整理与研究”恰逢其时、恰逢其人、恰逢其题,具有重要的史学和现实价值,项目获批立项体现了西藏民族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底蕴深厚,也反映出学校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希望项目做细做强做深

开题论证环节由专家组组长、著名学者、西北大学周伟洲教授主持。首席专家周润年教授汇报了课题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总体框架,各子课题的内在关系,研究重点与学术创新之处、对学科建设的贡献、文化传承、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及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各子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重点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等。他指出,藏文文献文物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是央地关系发展的关键时期,央地关系研究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源头活水。

专家组在听取开题报告后,展开广泛深入研讨,进行了认真的评议。四川师范大学孙勇教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张云研究员,东南大学王启龙教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扎洛研究员,四川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川教授,西藏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罗旦博士,云南大学周炜教授,西北民族大学才让教授,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北方多语种文献研究所所长树林研究员,西北民族大学卢亚军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周拉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副院长徐百永教授,甘肃民族出版社社长孙宝岩,中国藏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永红,四川民族出版社副社长俄热,阿坝州藏文编译局原副局长阿根,西藏民族大学刘凤强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罗莉教授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言,专家组对课题的重大政治意义、学术价值表示充分肯定,对首席专家周润年教授与课题组成员给予了充分认可,并从不同角度对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家组指出,课题要把握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处理好各个子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论建树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关系。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课题虽然面临很大挑战,但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建构明清时期央地关系藏文文献文物整理与研究的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

专家组组长周伟洲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项目的研究价值,对研究方法、整体目标、技术路线表示赞同,对项目研究中史料整理部分与数字化建设提出指导性建议。首席专家周润年教授进行了表态发言,对领导的支持与专家们提出的建议表示诚挚的感谢。表示一定会从严要求,认真采纳吸收,积极发挥课题研究的重大价值。

研讨会阶段由周润年教授主持。该阶段课题组与专家组举行圆桌会议,进一步听取专家组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建议。随后,课题组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研讨和安排。

此次开题会的成功举行,标志着该项目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是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研究层次最高、支持力度最大、社会影响力最广的社会基金项目。“新见明清时期央地关系藏文文献文物整理与研究”的成功立项,是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面向国家战略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人文社科建设和发展工作的肯定,进一步彰显了学校“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国家治藏方略”的办学担当。

(文:孙霖鑫/图:李欣梦/审核:张传庆/编辑:陈庆芝)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