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学校召开2025届毕业生五月份就业工作推进会,学习全国、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总结分析4月份就业工作推进会以来的工作成效,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采守宽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领导次仁旺堆、任晓伟、扎堆、焦忠武、次旦玉珍、陈敦山,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各学院党政负责同志、就业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次旦玉珍主持。
采守宽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上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和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战略高度进行谋划和推动。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四件大事和四个创建,千方百计促就业保就业,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采守宽强调,五月份已经过半,当前正值毕业生离校关键期,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就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举全校之力、集全员之智,打好就业工作“组合拳”。一是深化访企拓岗行动,打造岗位供给“强引擎”。主动深入企业拓展就业岗位,走进行业部门、产业协会深度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认真分析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形势,共同查找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方式、就业教育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拓宽政校行企合作领域,创建多层次的协同育人和协同服务生态,满足专业实践及产教融合多元化育人需求,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影响力。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轻车简从,厉行节约,务实高效。二是强化能力锻造工程,提升就业竞争“硬实力”。构建“产业需求导向”课程体系,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开发校企共建课程,共建“模块化”课程群,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覆盖50%以上的专业核心课程。推行“课证融通”培养模式,构建职业启蒙、技能筑基、实战赋能“三阶递进”的大学生培养体系,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提升目标。打造“有组织”实践育人平台,建设校内、园区和企业“三级实训基地”。建立“双师双能”师资队伍,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导师,打通产学协同育人通道。扎实开展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建立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优先发动毕业生参与并获得相应学习成果证明。三是优化就业服务体系,跑出精准对接“加速度”。构建智慧就业生态系统,升级“就业大数据平台”,集成岗位智能翻译匹配、AI面试模拟、政策精准推送等功能。实施精准就业定向帮扶,建立困难毕业生“一生一策”档案,针对脱贫家庭、残疾等重点群体,落实“五个一”就业兜底帮扶。主动开发政策性岗位,鼓励科研团队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学生管理部门开发助管助教岗位。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出发点,培育新就业形态,挖掘更多基层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科研助理等就业机会。四是细化责任落实链条,筑牢就业工作“压舱石”。构筑就业“双闭环”反馈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学校办学资源配置、教学质量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实施红黄牌提示制度。实施“三级包联”责任制度,发挥“拉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站”前方哨所作用,建立与教育厅、人社厅及各地市相关部门信息互通机制,为未就业的在藏毕业生打通就业通道“最后一公里”,全力做好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次旦玉珍传达了教育部、教育厅5月13日高校毕业生就业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通报了西藏教育工委《关于表扬 2025届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阶段性成效突出高校的通知》,对下一步的就业工作要求与目标进行了再强调。财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主要负责同志依次做就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文:招生就业工作处/图:胡建彬/审核:摆卉娟/编辑:付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