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短波

【铸牢讲堂】学校银龄教师李永宪教授为师生作学术讲座

来源:民族研究院发布时间:2025-05-16本文已被浏览 267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5月15日,民族研究院“铸牢讲堂”第31讲举办,学校银龄教师李永宪教授受邀为师生作题为《西藏考古视域下的印度河上游》的学术讲座。民族研究院150余位师生到场聆听,讲座由陈鹏辉副院长主持。

李永宪以丰富的考古资料为支撑,首先对“印度河上游”狭义和广义的两种概念进行学术界定,梳理了印度河上游与中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考古队在巴基斯坦北部Jhang Bahatar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粟类作物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该地区与中国西藏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的交流通道。印度河上游地区现存的大量岩画、岩刻,清晰反映了汉唐时期中国与该区域的密切关联。中国早期佛教文化通过印度河上游与南亚实现交流,这一通道成为佛教传播史上的重要脉络。李永宪强调,从西藏考古视角切入印度河上游地区研究,为“丝绸之路”考古体系中的“南亚廊道”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材料。

讲座尾声,李永宪教授与在场师生展开互动。陈鹏辉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学界对印度河上游与西藏考古关联性的认知,也为当代国际形势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彰显了考古学在现实议题中的独特价值。

(文:杨焱/图:赵权昊/审核:付奋奎/编辑:陈庆芝)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西藏民族大学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